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研究
【6h】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研究的整体设计

第2章 科学素养理论及其研究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科学素养

2.1.2 课程标准

2.1.3 教科书

2.2 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

2.3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目标

2.4 课程平衡与科学素养

2.5 对于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在科学素养主题的研究

2.5.1 国外对于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在科学素养主题的研究

2.5.2 国内对于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在科学素养主题的研究

第3章 研究过程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分析标准

3.2.2 分析信度

3.3 数据采集

第4章 数据分析

4.1 科学知识

4.2 科学的探究过程

4.3 科学的认知方式

4.4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

4.5 各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平衡性

4.5.1 科学素养主题的总体平衡性

4.5.2 二级模块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平衡性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与建议

5.2.1 课程编制时应关注科学素养的平衡性

5.2.2 改进科学素养各主题发展不平衡问题

5.2.3 物理教师应加强对物理教科书的重构能力

5.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5.3.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5.3.2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5.3.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学素养”作为当前理科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词汇,体现了对教育价值的全面化和教育对象大众化的追求。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重要目标,物理教科书是物理课程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对物理教科书能否很好地体现科学素养的理念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结合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发展现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将科学素养分为科学知识、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四个主题。并运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三个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分布情况。
  研究发现,三个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与物理课程标准在科学素养四个主题分布情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的认知方式、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三个主题所占的比重顺序上各有不同。就课程平衡而言,三个版本物理教科书相比,鲁科版科学素养四个主题的分布情况与课程标准最为接近,要优于人教版和沪科版。
  此外,在必修部分的五个二级知识模块中,前三个模块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比后面两个模块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与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平衡性处理的更好。
  为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
  1.课程编制时应关注科学素养的平衡性;
  2.改进科学素养各主题发展不平衡问题;
  3.物理教师应加强对物理教科书的重构能力。

著录项

  • 作者

    丁洋;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娴;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7;
  • 关键词

    高中教育; 物理教科书; 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