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49年以来大陆中学历史教材对抗日战争书写的演变研究
【6h】

1949年以来大陆中学历史教材对抗日战争书写的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方法与资料

第一章 教材编写体制与指导思想的演变

第—节教材编写机构的演变

一、1949年初的教材编写机构

二、50—70年代教材编写机构

三、20世纪80年代后的教材编写机构

第二节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修正和变化

一、指导思想的总体变化

二、特定时代指导思想的转变

第二章 抗日战争在教材中的书写结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总体体例结构变化

第二节 教材抗日战争内容的体例结构变化

一、抗战起点认定与教材体例的变动

二、全民族抗战主题的突出与教材体例的变动

三、抗战知识点的增删与教材体例的变动

第三章 若干抗战史重点问题的书写及变化

第一节 抗战评价的书写及其变化

一、对抗战中共产党的评价

二、对抗战中国民党的评价

第二节 关于两个战场的书写变化

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比重的变化

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教科书中的书写变化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书写变化

第四节 平型关大捷的书写变化

一、平型关战役所属位置的变化

二、平型关大捷描写风格和所占篇幅的变化

三、平型关大捷具体细节的变化

第五节 东北抗日联军的书写变化

一、东北抗联在历史教材中所处位置的变化

二、东北抗联在历史教材中比重变化

三、东北抗联在教材中书写侧重点的变化

第六节 南京大屠杀内容的书写变化

一、南京大屠杀内容的出现以及在书中所处位置的转移

二、南京大屠杀内容表现形式的变化

三、新资料在南京大屠杀教材记载中的应用

第七节 苏联、美国在抗日战争内容中的形象书写变化

一、苏联在教材抗战内容中的形象变化

二、美国在教材抗战内容中的形象变化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材对抗日战争书写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史学界研究的深入

第二节 时代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使国人铭记历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教材入手,使其对抗日战争及当今相关时事有正确认知和判断。
  抗日战争史作为历史课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重要章节,各种教材对此都进行了详细叙述。本文就1949年以来中学历史教材对抗日战争书写的演变进行研究。60多年来,中学历史教材对抗日战争的书写在编写体制、体例结构和重点问题上有明显变化。在编写体制上,编写机构主体日趋多元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编写的基础上各地区也获得历史教材编写权利;历史课本编写的指导思想也由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变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的基础上倡导以多元文化理论为指导;在体例结构的上,本文主要分析的内容是抗战史在历史教材中书写结构及其演变。从抗战起点的认定、全民族抗战主题的突出和抗战知识点的增删三个部分看教材体例结构的变动;在抗战史重点问题书写上,本文选取了教材对中共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评价、两个战场书写、东北抗日联军的书写、南京大屠杀的书写等7个方面的变化来体现教材在不同时期对重点问题书写上存在差异。
  在了解编写体制、指导思想、体例结构和重点问题上的书写变化之后,本文尝试分析历史教材涉及抗战史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史学界研究的深入、国内环境的变化和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三方面进行相关探究。
  通过对教材抗战史内容演变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探索出教材编写的规律。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来看,历史教材不仅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更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者不仅会考量历史史实本身,更会考虑学生对内容的接受程度。编者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恰当的安排历史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正在慢慢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