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研究
【6h】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

1.2 研究意义

1.3.1 关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

1.3.2 关于体育领域实践教学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满意度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2.1.2 实践教学

2.1.3 学生满意度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理论

2.2.2 顾客满意度理论

2.3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2.3.1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情况分析

2.3.2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环节的情况分析

2.3.3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情况分析

2.4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2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3.1.3 初级评价指标的拟定

3.1.4 指标筛选开展情况

3.1.5 第一轮专家问卷指标筛选情况

3.1.6 第二轮专家问卷指标筛选情况

第四章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调查的实施

4.1.3 问卷信效度分析

4.2 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4.2.1 实践教学总体满意度情况

4.2.2 实践教学各维度满意度情况

4.3 不同群体实践教学满意度差异分析

4.3.1 不同性别的差异分析

4.3.2 不同专业的差异分析

4.3.3 不同院校层次的差异分析

4.3.4 不同培养单位类型的差异分析

4.3.5 不同培养年限的差异分析

4.4 实践教学满意度学生忠诚的行为意向分析

第五章 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建议

5.1 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5.2 提升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建议

5.2.1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5.2.2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5.2.3 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5.2.4 建立长效的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监控机制

5.2.5 宏观统筹协调实践教学,加强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国民教育,肩负着培养体育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随着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学生是教育服务的主要消费者,学生对培养单位所提供的一系列教育服务的满意情况是评判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鉴于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学生满意度测评为测量工具,选取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开展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把贯彻“以生为本”的质量观落到实处。
  本研究将实践教学看作研究生培养单位向体育专业硕士提供的一种服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高等教育服务理论、顾客满意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测评体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几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展开调查。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情况,分析了性别、专业、院校等级、院校类型、培养年限等因素对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差异影响。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改进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议。在内容方面,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在方法和形式上,应与时俱进改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建议资源保障方面应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在管理与监督方面,要建立长效的实践教学满意度监控机制;宏观统筹协调实践教学,加强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