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朝士族家训思想研究
【6h】

六朝士族家训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现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性成果

第一章 六朝家训相关问题概述

第一节 家训的涵义

第二节 汉至南北朝家训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两汉时期的家训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

第二章 家训与士族家教

第一节 六朝的家庭教育

第二节 家训的针对性

一、家训的训诫对象

二、家训的训诫原因

第三节 家训的实践性

一、因事而述的家训

二、日常家训

第三章 家训与士族思想风貌

第一节 家训中士族的人生追求

一、述志

二、反思与期望

第二节 家训中士族的忠孝观念

一、魏晋时期

二、南北朝时期

第三节 家训中士族的思想倾向

一、家训中的儒家思想

二、家训中的佛道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六朝时期,士族家训随着家庭教育的兴盛而发展起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家训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训诫的对象主要是子孙及对其有教育义务的晚辈。虽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体例完备的家训,但在日常的训诫中,家训的主体有意识地进行著述,传家的意义越来越明显。
  家训在士族教育中的实际作用,最重要的标准还是被训诫者的践行程度。根据现存史料记载分析统计,被训诫者对家训的遵循或违背例证几乎各占一半。其中,因事而述的家训由于现实的益处而更容易被受训诫者所接受与遵从;而日常以道德训诫为主的家训,影响被训诫者遵从或是违背的因素要更复杂一些,从现有的材料来看,训诫者自身的榜样效果与对其子的影响力是影响受训诫者的主要因素。众多的反面例证表明,这一时期的家训对子孙的约束力并不强,家训更像是父辈对子孙的一种期望,并非是一种主要的教育方式。
  士族家训也反映了训诫者自身的思想风貌。虽然六朝的士族家训往往以保身避祸为主要目标,但实际上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家训作者,在家训中述其平生所志与思想理念,并希望子孙可以效其所志。但其理念与志向存在渺远、模糊的问题,使得其道德训诫的作用受到了削弱,尤其是家训中的家国观念最为明显,体现了家训在现实环境下对实用性与功利性的让步,而其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也体现了这一特征。这些都表明,虽然六朝士族在家训中不乏述其平生所志与其道德操守的内容,但家训始终是以保全家族并使之长久兴盛为最终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