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刑事和解的达成要件
【6h】

论刑事和解的达成要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刑事和解概述

第一节 我国刑事和解的基础

一、我国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基础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刑事和解概念的界定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二、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功能

一、刑事和解对受害人的功能

二、刑事和解对于犯罪人的功能

三、刑事和解对于国家的功能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程序

第一节 犯罪人认罪

一、刑事和解中犯罪人认罪的概念

二、刑事和解中犯罪人认罪的必要性

第二节 犯罪人赔礼道歉

一、赔礼道歉概述

二、刑事和解中的赔礼道歉

第三节 犯罪人赔偿损失

一、刑事和解中赔偿损失的界定

二、刑事和解中赔偿损失的功能

第四节 受害人谅解犯罪人

一、受害人谅解犯罪人的含义

二、受害人谅解犯罪人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赔礼道歉与刑事和解

第一节 赔礼道歉在刑事和解中存在的问题

一、犯罪人赔礼道歉不是出于内心自愿

二、犯罪人害怕赔礼道歉会构成诉讼中的自认

三、赔礼道歉的形式单一

第二节 赔礼道歉在刑事和解中的完善建议

一、强调赔礼道歉的自愿性

二、完善赔礼道歉的内容与形式

三、发挥第三人在赔礼道歉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赔偿损失与刑事和解

第一节 赔偿损失在刑事和解中存在的问题

一、犯罪人赔偿损失不以道歉为前提

二、缺乏统一赔偿标准

三、赔偿形式过于单一

四、当事人一方反悔

第二节 赔偿损失在刑事和解中的完善建议

一、赔偿损失必须以犯罪人赔礼道歉为前提

三、探求多元化的赔偿方式

四、加强对刑事和解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不仅解决了犯罪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刑事纠纷,还进一步恢复了犯罪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受损的社会关系得到恢复,从而切合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但目前,学术界对刑事和解的研究仍停留在制度构建阶段,更多的是研究刑事和解的理论背景、发展历程、价值分析以及刑事和解案件范围、和解的主持者、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等。对于刑事和解达成要素的研究少之甚少,但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如何使得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最终解决刑事纠纷才是刑事和解最终的目的。
  赔礼道歉与赔偿损失作为刑事和解的达成要件,在学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关于赔礼道歉,出现在大家视野中出现更多的还是其作为民事责任的承当方式,而对于赔偿损失研究的关注点也是集中在民事责任领域以及其对刑事量刑的影响,关于二者在刑事和解实践中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刑事和解的达成要件进行深入地分析,试图找出刑事和解程序各要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提高和解率。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刑事和解兴起的基础、刑事和解的概念以及刑事和解的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刑事和解制度的详细了解为下文对刑事和解的达成要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整体上介绍了刑事和解达成的四项要件,并对其中存在争议较大的两项要件,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我们进一步了解赔礼道歉与赔偿损失的内涵与概念、在我国目前的实践情况、二者在刑事和解中的具体适用情况以及其在促进刑事和解达成过程中的程序价值。第三部主要是对赔礼道歉在刑事和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如赔礼道歉的自愿性、赔礼道歉的形式等,并为完善其在刑事和解中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赔偿损失在刑事和解中存在的问题,如赔偿损失的自愿性、赔偿反悔、赔偿方式等,同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