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氮素吸收与分配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6h】

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氮素吸收与分配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文献综述

摘要

前言

1麦棉两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棉花根系的研究

2.1棉花根系的生长与分布

2.2棉花根系的生理功能及养分积累

2.3棉花地下部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

3麦棉套作系统中棉花根系的研究

4麦棉套作系统中棉株氮素吸收与分配的研究

4.1单作棉花氮素吸收与分配

4.2麦棉套作系统中棉株氮素吸收与分配

5麦棉套作系统中棉花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的研究

5.1作物根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

5.2间套作系统中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

5.3麦棉套作系统中棉花根际微生态效应

6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1.2试验方法与测定内容

2结果与分析

2.1麦棉不同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干物质累积和根冠比的影响

2.2麦棉不同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活力的影响

2.3麦棉不同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内源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株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1.2试验方法与测定内容

2结果与分析

2.1麦棉复合根系群体对棉株各器官15N原子百分超的影响

2.2麦棉复合根系群体对棉株各器官Ndff、NUR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共生期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1.2试验方法与测定内容

2结果与分析

2.1麦棉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

2.2麦棉复合根系群体对套种行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变化的影响

2.3麦棉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3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讨论与结论

摘要

前言

1讨论

1.1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1.2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株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1.3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共生期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4研究展望

1.5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已投稿的相关论文

展开▼

摘要

麦棉套作是我国粮棉主产区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生产上随着以改良3:1式(3行小麦1行棉花,80cm一带,小麦行距15cm,预留棉花套种行50cm,麦收后棉花80cm等行距)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模式的应用,实现了麦棉产量的新突破。但麦棉共生期复合群体地上部的光竞争和地下部的营养竞争,导致棉花弱苗晚发、晚熟劣质,成为棉花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麦棉套作栽培模式下,采取池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选用鲁麦15、徐麦26和美棉33B为材料,设置麦棉自然根系(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综合研究了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氮素吸收与分配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在麦棉共生期,不同麦棉复合根系群体中小麦对养分、水分的竞争不同,棉花根系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以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最大、纱网隔根处理次之、塑膜隔根处理最低,导致棉花根系干物质累积量和根冠比有所不同。  2.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株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在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中,既存在麦棉共生期小麦对棉花根区氮素的竞争,同时又存在小麦根区及其所吸收氮素向棉花的转移。  3.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共生期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麦棉共生期,麦棉自然根系处理的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最高、纱网隔根次之、塑膜隔根最少,而真菌和放线菌则相反,但总体来说麦棉套作地下部根系和肥水的互通有利于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麦棉套作自然根系复合群体中,既有小麦对棉花激烈营养竞争的不利方面,同时还存在小麦根系促进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有利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