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的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的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

1.2.2国内研究

1.3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的问题

1.3.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本文研究的框架

1.5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IPO热销现象的理论分析

2.1 IPO热销现象概念的界定

2.2 IPO热销现象的理论解释

2.3 IPO热销现象的两个关键因素—抑价率和发行数量波动的理论解释

2.3.1影响IPO抑价率因素的理论分析

2.3.2影响IPO发行数量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我国证券市场的IPO热销现象

3.2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的影响因素

3.2.1发行制度的引导

3.2.2投资者狂热表现

3.2.3信息的不对称

第四章IPO热销现象的实证研究

4.1实证变量的选取

4.1.1被解释变量

4.1.2解释变量

4.2实证模型的设定

4.3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统计

4.4数据的来源与数理工具

4.5实证过程与分析

4.5.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5.2定量分析

4.5.3实证模型分析

4.6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5.1本文结论

5.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是联系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要纽带,也是二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而IPO热销现象作为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问题中的一种,自上世纪70年代被学者发现以来,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我国证券市场IPO长期存在着超高首日收益率的现象,这似乎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持续的IPO热销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始终没有的到很好的检验和解释,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而系统地研究IPO热销现象对于加快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IPO热销现象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做了详尽的综述,对IPO热销现象的各种理论解释作了回顾,并对影响IPO热销现象的两个关键因素抑价率和新股发行数量进行了理论综述,其次本文还详细分析了能导致我国证券市场中产生IPO热销现象的原因,并发现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是能引起我国证券市场出现IPO热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上述理论综述及其研究为本文实证检验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的存在性;研究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产生机理和特殊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为实证检验部分,为了更好的反应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给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带来的影响,本文把时间序列样本分成变革前和变革后分别进行研究,检验我国证券市场中IPO热销现象在制度变革前后的存在性和差异性。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证券市场存在IPO热销现象。而且我国证券市场IPO热销现象的主要是由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引起的。由于两个样本区间我国新股的发行制度发生了改变,导致IPO热销现象的表现形式存在着差异性。第一阶段出现的IPO热销现象纯粹是由发行制度的缺陷引起的,在这一阶段国家控制新股发行数量、对新股定价进行行政干预,导致股票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市场上新股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政府控制新股数量的方式使得新股供给数量表现出的一种刚性,并不能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自主调节,这种供给刚性导致的严重供需失衡更加强化了一级市场的超额利润,引发持续新股申购热潮,形成热销现象。而在第二阶段,由于新股发行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发行人和券商在新股发行数量和定价方式上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调节能力,而这阶段的热销现象正是由于发行人和券商根据市场资本供给状况、投资者投资热情、发行收益水平做出的自我调节,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2、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后两个样本区间表现出的差异性说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是导致产生热销市场的关键性因素,制度变革是热销现象机理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3、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后两个样本区间的差异性也说明我国发行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是具有成效的,正是由于发行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