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种类及制作技术研究
【6h】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种类及制作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历史渊源与发展状况

第一节 明清植物盆景发展历史渊源

第二节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发展状况

第二章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种类

第一节 松柏类盆景

第二节 花果类盆景

第三节 竹类盆景

第四节 草本类盆景

第五节 杂木类盆景

第三章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制作及其养护技术

第一节 植物盆景的造型形式

第二节 盆景植物的加工与整形技术

第三节 植物盆景养护管理技术

第四章 明清时期主要盆景流派

第一节 扬派盆景

第二节 苏派盆景

第三节 岭南派盆景

第四节 北京盆景

第五节 浙派、海派和徽派盆景

第五章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技术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盆景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盆景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园艺栽培,在盆盎中表现自然山川、树木景色的艺术,是“浓缩的自然”.盆景按照素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盆景和山石盆景两大类。植物盆景以植物为主要题材,山石盆景以石料为主要题材。明清时期的盆景主要是植物盆景,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的种类、制作技术以及明清时期主要盆景流派。
   我国植物盆景发展历史悠久,从考古学资料和古籍资料中可以推论,我国植物盆景起源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植物盆景的形成初期;唐宋元三代,人们开始制作松类、竹类和少量花果类、杂木类盆景,对于植物盆景的制作、养护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植物盆景的创作理念和欣赏水平,亦有一定的提高;明清时期,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花木园艺业发展兴盛,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专营花木和盆景的市场;用于盆景制作的树种较明清以前明显增多,同时也出现了众多花木园艺专著和盆景专论,盆景的制作技术水平趋于成熟,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的发展已臻于成熟。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的种类可以分为五大类:松柏类盆景、花果类盆景、竹类盆景、杂木类盆景和草本类盆景。松柏类盆景有黄山松、白皮松、日本五针松、罗汉松、竹柏、桧、绒柏、杉等盆景;花果类盆景有梅花、石榴、枸杞、桃、金橘、桂花、虎刺、杜鹃、迎春花、腊梅等盆景;竹类盆景有观音竹、凤尾竹、公孙竹、水竹、龙孙竹、石竹等盆景;杂木类盆景有黄杨、榕树、雀梅、榆树、银杏、枫等盆景;草本类盆景有菊花、菖蒲、兰花等盆景。
   盆景艺术不仅要求创作者有独特的创作理念,更要求创作者通过熟练地制作技艺,对植物材料进行造形,来表现创作者的构思,使盆景富有深趣。明清时期,盆景制作者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制作技术,包括棕丝和金属丝的攀扎技法、树桩修剪技法、根的造型技法、枝干弯曲技术、树干的雕饰方法、嫁接技术以及促成栽培技术等。制作技术的进步使得植物盆景的造型形式丰富多样,出现了附石式、双干式、一本多干式、丛林式、露根式、直干式、曲干式、水旱式、垂枝式、斜干式、卧干式、屏风式、游龙弯式、疙瘩式、过桥式等。由于植物盆景是活体艺术,它的生长会影响盆景的美观,这就需要对植物盆景不断地进行修剪及养护。明清时期总结出了肥水管理、光照条件、病虫害防治、盆土的配置方法、盆景摆放场地的选择等多种科学的养护管理技术,保证了植物盆景能够维持其鲜活的生命力,使得精品佳作能够流传至今,实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各地植物盆景的种类以及表现风格的不同,并逐渐形成地方特色,最终形成盆景流派。明清时期,形成了扬派、苏派、岭南派以及代表北方盆景艺术特色的北京盆景。扬派盆景以主干“游龙弯”式和枝片“云片式”,以及“一寸三弯”的棕法为其特点;苏派盆景以疙瘩式和“六台三托一顶”式为其特色;以广东地区为主的岭南派以“之”字型树干形式和象生盆景艺术为其特点;北京盆景以制作菊花、梅花盆景为其特色。盆景流派的形成说明了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全盛的局面。
   明清时期植物盆景的发展,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农业科技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是我国植物盆景发展的成熟阶段,我们有必要去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盆景发展状况,填补我国在古代盆景发展历史这一领域的空白,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为我国古代盆景发展历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