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猴头菌生物学特性和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初步研究
【6h】

猴头菌生物学特性和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猴头菌的研究概况

1.1 猴头菌的生物学特点

1.2 猴头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 食药用真菌的液体发酵

3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概况

3.1 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

3.2 Hp的感染

3.3 Hp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3.4 Hp与胃癌

4 猴头菌制备与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研究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出菇实验

1 引言

2 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

2.1 猴头菇的形态和生活史

2.2 营养要求

2.3 生活条件

3 材料

3.1 供试菌株

3.2 培养基

3.3 仪器

4 方法与步骤

4.1 菌株的活化

4.2 接种培养

4.3 出菇培养

5 结果与分析

5.1 栽培瓶培养菌丝生长情况

5.2 子实体的性状

6 讨论

第三章 22株猴头菌rDNAITS区间的序列分析

1 引言

2 材料

2.1 供试菌株

2.2 培养基

2.3 仪器

2.4 试剂

2.5 一般的生化试剂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 猴头发酵菌丝的培养

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 ITS的扩增

3.4 PCR产物电泳检测

3.5 PCR产物的回收

3.6 连接反应

3.7 克隆转化

3.8 克隆验证

4 结果与分析

4.1 供试菌株菌丝体DNA的提取

4.2 ITS扩增产物

4.3 ITS测序结果的分析

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猴头菌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初步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2.1 供试菌种

2.2 培养基

2.3 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 菌种的活化

3.2 母种摇瓶培养

3.3 液体发酵培养

3.4 发酵液的萃取

3.522株猴头菌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作用的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预实验

4.222株猴头菌发酵液对幽门螺杆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5 讨论

第五章 0605猴头菌株液体发酵培养过程的初步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2.1 供试菌株

2.2 培养基

2.3 仪器设备

3 方法与步骤

3.10605菌株的活化

3.20605菌株母种培养

3.30605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

3.4 发酵过程pH的测定

3.5 发酵过程菌丝生物量的测定

3.6 发酵过程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发酵过程各个指标的变化

4.2 发酵过程pH的变化曲线

4.3 发酵过程生物量的变化曲线

4.4 发酵过程单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5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发酵液抑制幽门螺杆菌结果图片

附录二:22株猴头菌株的子实体图片

致谢

展开▼

摘要

猴头菌是珍贵的药膳两用菌。多数实验结果表明,猴头菌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猴头多糖、多肽和脂肪族酰类物质,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猴头多糖。猴头菌提取物对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胃炎和胃溃疡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幽门螺杆菌作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已被大量临床实验所证实。幽门螺杆菌可以看作为胃癌生成的启动子。由此可以看出,在猴头菌、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三者之间,猴头菌可以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而幽门螺杆菌又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但是关于猴头菌和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也没有类似的文献报道过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猴头菌是不是因为对幽门螺杆菌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才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治疗作用的呢?因此,进一步探明猴头菌和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和利用猴头菌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用不同猴头菌的发酵液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了直接的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猴头菌的子实体和ITS序列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和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一是猴头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和它们的子实体形态并无直接关系,二是猴头菌ITS序列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在猴头菌同一个种的范围内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1、不同猴头菌的栽培实验本部分旨在通过猴头菌的栽培试验,对不同猴头菌的子实体进行形态学区分.结果是6个菌株的子实体洁白、浓密、刺长,外观好,商品价值高。其它菌株的子实体致密、刺适中,长势一般。猴头菌的形态特征和它们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刺长或是刺短的菌株,它们的发酵液对幽门螺杆菌都有抑制作用。
   2,不同猴头菌的ITS序列分析本部分旨在通过不同猴头菌的ITS测序分析,找出各菌株ITS之间的差异。测序结果显示,在供试的22株猴头菌中,15个菌株的ITS序列和其余7个菌株的ITS序列相比,存在一个碱基的缺失。10个菌株的ITS序列和其它菌株相比,存在一个碱基的替换。这其中的6个菌株既有碱基的缺失又有碱基的替换。另外3个菌株的ITS序列和网上比对序列完全相同。结论是碱基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猴头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
   3、不同猴头菌对幽门螺杆菌直接的抑制作用利用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得到猴头菌的发酵液,过滤菌丝,正丁醇萃取滤液,对幽门螺杆进行抑制作用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的猴头菌对幽门螺杆菌均有直接的抑制作用。0622菌株的干物质浓度最大为275g/mL,抑菌圈直径为27mm,0608菌株的干物质浓度最小为33mg/mL,抑菌圈直径为10mm。当不同菌株的干物质浓度相同时,0604菌株的抑菌圈最大为15.3mm,0609和0619两菌株的抑菌圈最小8.3mm。
   4、0605猴头菌发酵过程生长曲线的测定本部分旨在通过猴头菌的液体培养,监测发酵过程中三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发酵过程中,单糖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到最后趋近于0。菌丝生物量在发酵开始阶段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过了一个平稳期后逐渐减少。pH值在整个发程中呈现降低的趋势,直到后期趋于3.8,基本保持不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