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脂沉积、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合成酶的影响
【6h】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脂沉积、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合成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略缩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脂类及脂肪酸

1.1 脂类定义

1.2 脂肪酸种类

2 脂肪的生物功能

2.1 脂肪的储能供能作用

2.3 必需脂肪酸的作用

2.4 磷脂的生理功能

2.5 蛋白质节约效应(protein sparing effect)

3 鱼类脂肪营养的研究

3.1 鱼类脂肪需求量

3.2 鱼体肪酸组成

4 脂肪营养与FAS

4.1 FAS功能及分布

4.2 饲料脂肪水平对FAS的影响

4.3 饲料脂肪酸组成对FAS的影响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5.1 吉富罗非鱼养殖地位及研究现状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种

1.2 试验饲料

1.3 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

1.5 形体指标计算公式

1.6 生产性能计算公式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成活率及摄食量的影响

2.2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2.3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2.4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产性能回归关系分析

3 讨论

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成活率及摄食量的影响

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体脂沉积及脂肪酸组成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种

1.2 试验饲料

1.3 饲养管理

1.4 样本采集

1.5 试剂和仪器

1.6 脂肪含量测定方法

1.7 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2 结果

2.1 鱼油及饲料脂肪酸组成

2.2 粪便中脂肪酸组成

2.3 肌肉、肝脏及肠系膜脂肪含量

2.4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影响

2.5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组成影响

2.6 吉富罗非鱼肠系膜脂肪酸组成

2.7 鱼头及鱼皮脂肪组成

3 讨论

3.1 吉富罗非鱼组织中脂肪含量

3.2 吉富罗非鱼脂肪酸种类

3.3 吉富罗非鱼体脂肪酸组成的相对稳定性

3.4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脂肪酸的吸收及转化能力

第四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FAS活性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种

1.2 试验饲料

1.3 饲养管理

1.4 样本采集及酶液制备

1.5 试剂和仪器

1.6 FAS活性测定

1.7 引物设计

1.8 FAS cDNA片段的分离

1.9 荧光定量RT-PCR法原理和方法

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肝脏中FAS活性的影响

2.2 吉富罗非鱼FAS基因片段的克隆

2.3 饲料脂肪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FAS mRNA的表达

3 讨论

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肝脏中FAS活性的影响

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肝脏及肌肉中FAS mRNA的影响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脂肪是供给鱼类的能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的营养素,又可以为鱼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下降,鱼类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但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又会导致鱼体脂肪沉积过多,鱼类抗病能力下降,因此饲料中脂肪含量需适宜。鱼类的适宜脂肪需求量主要通过鱼体的生长情况来确定,脂肪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变化从分子水平反映了鱼体对脂肪需求情况。
   本文以吉富罗非鱼(GIFT)幼鱼为材料,设置饲料中鱼油为脂肪源,饲料脂肪水平组分别为1.73L、3.71L、5.69L、7.67L、9.64L、16.55L,三个重复,饲养90天。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脂沉积、脂肪组成、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鱼类脂肪营养、脂肪代谢、酶学方面提供了相关的理论资料,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在5.69%-9.64%之间时,吉富罗非鱼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过低或过高,均降低鱼体的肥满度;7.67L组的肠体比最高,且显著高于3.71L组(p<0.05),说明7.67L组饲料促进了吉富罗非鱼肠道的生长的;1.73L和16.55L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脂肪水平在3.71%-9.64%间肝体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除去1.73L组,脏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1.73L组脏体比显著高于3.71L。饲料中脂肪水平过低或过高均显著影响肝脏的形态及体积,适宜的脂肪水平可以促进肠道的生长,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油可以降低内脏的重量。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饲料中脂肪水平越高吉富罗非鱼的摄食量越小,脂肪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下降。饲料脂肪水平显著降低了饲料的饵料系数(p<0.05),提高了蛋白质效率(p<0.05)。投喂7.67L组饲料的吉富罗非鱼,试验末鱼体平均体重和体长均较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其他组,说明饲料蛋白含量为30%左右时,脂肪水平为7.67%,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效果最佳。
   2、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体脂沉积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吉富罗非鱼肌肉、肝脏中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随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9.96%-17.27%、25.92%-32.04%。肠系膜的脂肪含量在90%左右,不受饲料脂肪水平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粪便中的脂肪酸主要种类为:C14:0、C16:0、C18:0、C18:2n-6、C16:n-9、C18:n-9、C20:n-9、C22:n-9,其中C16:0和C18:n-9两者约占总脂肪酸的70%左右。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粪便中C16:0比例逐渐升高,同时C18:n-9逐渐下降。粪便中未检测的n-3PUFA,但检测到1%-8.71%的C18:2n-6,吉富罗非鱼更容易吸收利用n-3PUFA。
   肌肉、肝脏中脂肪酸组成反映了饲料中的脂肪酸组成。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肌肉中SFA、MUFA出现下降的趋势,而n-3PUFA的比例提高并逐渐接近鱼油中的比例,∑n-3/∑n-6系数由0.90上升到4.02;肝脏中SFA比例下降,n-3PUFA比例增加,MUFA没有显著变化,∑n-3/∑n-6系数由2.61上升到4.62,肝脏中∑n-3/∑n-6系数比肌肉更稳定;与肌肉和肝脏对比,肠系膜中脂肪酸组成稳定性很强,饲料脂肪酸对其影响较小。鱼头和鱼皮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与肌肉类似。
   3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FA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肝脏中FAS活性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在1.73%-3.71%范围内,肝脏中的FAS活性差别较小;当饲料脂肪水平等于或大于9.64%时,肝脏FAS活性下降的幅度变大。饲料中的脂肪提供充足时,肝脏和肌肉中FAS基因的表达丰度降低,以减少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