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基于地区收入差异和异质劳动力收入差异分析
【6h】

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基于地区收入差异和异质劳动力收入差异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却日益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两倍以上,而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城乡收入比却扩大到三倍以上。在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如何增加收入。关于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议题。已有的研究多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角度就贸易对农业收入的影响进行探讨。然而,从农民收入的组成来看,农民收入不仅仅来源于农业生产收入,还来源于非农收入。实际上非农收入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全面的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收入差异较大,农民非农收入也同样存在地区差距问题,因此探讨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地区差异的扩大或收敛的影响对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亦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尽管农民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但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并没有缩小我国农村居民非农收入之间的差距。这可能源于我国农民非农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在地区之间,更主要的还存在于异质劳动力,即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之间,贸易开放通过贸易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会对我国异质劳动力,即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我国异质劳动力的收入差异,即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会扩大,进而导致我国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农民非农收入日益成为农民增收重点的背景下,贸易开放通过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农民的非农收入产生影响,我国农民的非农收入存在地区差异,本文在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增长及地区收敛的影响。同时,我国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的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异质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部门获取的非农收入存在差距,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部门贸易开放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异的影响,以此揭示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差距产生的作用。
   首先,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对我国1985年到2007年的农民非农收入的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农民非农收入的泰尔指数自1985年到1996年呈上升趋势,1996年之后我国农民非农收入的泰尔指数不稳定,总体差异上下波动。东、中、西地区内差异自1985年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东、中、西地区间差异自1985年到1992年在扩大,1992年贸易全面开放以后,东、中、西地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在我国农民非农收入总体差异的构成中,地区间收入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始终是影响总体差异的决定因素。但东、中、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贡献率自1985年以来却在不断下降,东、中、西地区内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却持续上升。
   其次,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就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非农收入呈整体上升趋势,而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贸易开放对农民非农收入增长及其地区收敛的影响,利用1985-2007年相关数据,通过两种参数检验均表明1992年贸易全面开放后,全国、东中部、东西部农民非农收入都存在收敛行为。全国范围内农民非农收入的差距在缩小,其中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农民非农收入差距都在变小。考虑贸易开放因素后,全国、东中部、东西部农民非农收入收敛速度显著提高,对外开放是全国、东中部和东西部农民非农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
   再次,本文首先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我国异质劳动力收入差异产生影响的机制,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技术差距,基于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部分丰裕的生产资源,发达国家会将本国产品生产中的低技术生产环节外包给我国生产,向我国进口中间产品,而我国作为承包国,由于发达国家外包给我国的低技术环节高于我国的技术生产水平,我国出口大量中间产品会导致我国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所以,由于产品内分工、国际生产环节的转移产生的中间产品贸易会扩大我国异质劳动力的收入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贸易技术溢出角度分析贸易开放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异,即熟练劳动力相对收入的影响机制在我国的适应性。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以此表示我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得出我国工业部门的对外贸易确实存在明显的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导致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较高的技术水平会增加我国工业部门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可能会扩大我国异质劳动力的收入差异。
   最后,本文基于我国工业1995-2007年31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最终产品贸易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中间产品贸易对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并且统计上显著。而且,由于中间产品贸易影响作用大于最终产品贸易使得我国贸易的全面开放总体上会拉大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并且随着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中间产品贸易占总体贸易比重的增加会加剧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扩大。通过分析发现,中间产品贸易正在加剧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深入,中间产品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比重在逐步上升,因此,中间产品贸易的这种收入分配效应应引起关注。由于我国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工业部门贸易开放的这种收入分配会扩大我国农民非农收入差异,不利于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根据上述结论,贸易开放会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潜力,有利于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并会缩小农民非农收入地区之间的差距。然而贸易开放对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产生了不同影响,工业部门贸易开放加剧了我国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不利于我国农民非农收入差距的缩小。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利。本文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扩大贸易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贸易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有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就业水平的提高,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有利于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地区差异的缩小和农民福利的提高。
   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投资,根据本文的数据统计,熟练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几乎是非熟练劳动力平均工资的两倍。贸易开放虽然有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会扩大异质劳动力,即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从而扩大农民非农收入的差距,农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和重点。政府要注重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总之,为顺应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加紧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这样既能有利于收入分配趋于平衡,也能有利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