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及嫁接技术研究
【6h】

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及嫁接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是集高档干果、园林绿化、高档木材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引入中国110年,但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苗木繁殖技术不过关。薄壳山核桃苗木繁殖包括砧木培育和嫁接两个技术环节。薄壳山核桃具有深根性,不易发侧根的特点,传统大田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裸根苗侧根少,移栽成活率低;同时由于其体内单宁物质含量高,嫁接成活率低。为缩短薄壳山核桃育苗周期,培育优质砧木苗,提高嫁接成活率,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采用容器育苗方式培育砧木苗,对育苗基质配方和容器规格进行筛选;为避免根系在容器底部缠绕,进行了化学控根技术研究;为使砧木苗尽早达到嫁接所需粗度,研究了化控措施及摘心对苗木增粗的影响;为提高嫁接成活率,进行了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环境、不同芽段、不同时期的嫁接技术研究。通过上述系统研究,为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
   ⑴容器规格及基质配方的筛选:比较相同高度不同口径容器培育的苗木质量发现,容器口径越大,苗木生长发育状况越好。最大规格容器(16cm×20cm)培育出的砧木苗在多项生长指标上均表现出优越性。但大容器价格高,空间利用率低。综合分析苗木生长发育情况与生产成本认为,12cm×20cm规格容器是薄壳山核桃砧木培育中最佳容器规格。比较七种基质配方条件下培育的苗木质量,结果表明:使用基质配方4培育的苗木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大,分别为30.8cm、4.08cm,其次是配方1、7、5;使用配方7培育的苗木侧根数最大,为15623,其次是配方1、2、5。从苗木质量和生产成本上综合考虑,认为配方5--草炭土:黄土:草木灰=5:3:2为最佳配方,既满足薄壳山核桃生长需求,又可节约成本。
   ⑵容器苗化学控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Cu(OH)2对苗木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但ZnCO3对苗木生长无抑制,反而有一定促进作用。120、180 mg·L-1 Zn CO3和60mg·L-1Cu(OH)2的控根效果较好。考虑到控根效果及生产成本,认为120 mg·L-1 ZnCO3为最佳化学控根剂。
   ⑶化控剂及摘心对砧木苗增粗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GA3和pp333溶液分别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使用不同浓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同时在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旺季初期分三个时期摘心,研究各处理对砧木苗增粗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3溶液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高生长,但对根茎增粗生长无影响;GA3溶液涂抹容器苗茎基部、pp333溶液喷施容器苗叶面及不同时期摘心处理均可显著促进苗木根茎增粗生长,其中GA3茎基部涂抹处理比对照地径增粗26.90%~76.55%,pp333叶面喷施处理比对照地径增加21.70%~66.04%,摘心处理地径增粗仅为3.79%~23.48%.以600 mg·L-1 GA3溶液涂抹茎基部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增粗效果最好,其次为300 mg·L-1 pp333溶液叶面喷施,分别较对照地径增粗76.55%和66.04%。
   ⑷嫁接技术:①生长季节进行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时期、不同芽段、不同环境条件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带韧皮部方块芽接较带木质部芽接成活率高63%,且以7月上旬~9月中旬期间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达77.5%~90.0%,最佳嫁接时期为8月上旬~9月上旬,成活率在85.90%~90.0%。采用带韧皮部方块芽接法,中芽段的嫁接成活率高达85.2%,比上芽段和下芽段分别提高22.0%和25.0%。露地(大田)环境条件下,嫁接成活率高达81.3%,比温室(高温、高湿)条件下增加50.1%。②比较生长季节不同时期方块芽接及春季不同时期切接法枝接的嫁接效果,结果表明:生长季节(6~10月)芽接成活率呈抛物线趋势变化,8月初~9月初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4.2%~90.0%。春季枝接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其中4月18日成活率最高,为60.7%。生长季节嫁接时,8月22日以后嫁接,嫁接的芽当年不萌发,通过带芽越冬。生长季芽接后的翌年6月底测量苗木的生长量,结果表明:嫁接时间越早,苗木的株高、茎粗、叶片数越大。生长季节芽接时,以采穗圃的芽发育成熟后,平均温度27℃左右时,嫁接成活率最高。春季枝接成活率普遍较低,4月下旬之前,温度越高成活率越高。春季枝接时间越早,苗木生长量越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