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基于N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个案考察
【6h】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基于N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个案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概述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生活教育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实践之于大学生的功能

一、在了解社会中养成德性

二、在人际交往中健全人格

三、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

第二节 社会实践之于社会的功能

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

二、对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功能

三、弘扬先进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 N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样本情况简介

第二节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N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概况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和动机

三、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行为表现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

二、实践内容和形式有待丰富

三、考核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实践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三、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四、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第二节 改进和创新社会实践模式

一、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

二、社会服务型实践模式

三、虚拟实践模式

第三节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一、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

二、加强过程调控机制

三、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四、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N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N大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新兴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得到大量传播。这一方面增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同时,国内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直接的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而言,能在了解社会中养成德性、在人际交往中健全人格、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对社会而言,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社会成员进行继续教育及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并大力支持高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继而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本文在个案考察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在已经参与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之中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越来越理性。大学生普遍都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之中,实践内容和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研、就业见习、政策宣讲和文化宣传、环保宣传、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法律援助和医疗卫生等。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有:一,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各级政府及高校给予大学生的信息指导、经费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非常有限,大学生在实践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二,社会实践与道德教育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未能体现其教育功能;三,通过相关性检测,发现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方式较为片面,难以检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表现和收获。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文章提出新时期开展社会实践应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专业学习、与日常教育和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社会服务型模式及新兴的虚拟实践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和创新社会实践模式的相关对策;提出从过程管理机制、评估考核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来建设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