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析
【6h】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假说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1.4 预期结果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1.4.1 预期结果

1.4.2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

2.1.2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蔬菜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蔬菜出口贸易作用机制的文献综述

2.2.3 关于引力模型应用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蔬菜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3.1 蔬菜出口在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

3.2 蔬菜主要的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

3.2.1 蔬菜出口品种集中

3.2.2 蔬菜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但仍集中在亚洲

3.3 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

3.3.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3.3.2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3.4 蔬菜产业出口中面临的问题

3.4.1 蔬菜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严重

3.4.2 蔬菜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

3.4.3 主要出口市场技术性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冲击

3.5 国内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

3.5.1 对外TBT-SPS通报

3.5.2 国内食品及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

3.5.3 国内食品安全及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制定

第四章 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蔬菜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的构建

4.1.1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

4.1.2 引力模型的调整和改进

4.2 变量说明、数据来源与分析

4.2.1 变量说明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分析

4.3 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4.3.1 模型估计

4.3.2 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

5.2.2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出口品种多样化

5.2.3 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5.2.4 加强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规范生产环境

5.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菜篮子工程”实施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国内蔬菜在主要出口市场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严重限制了蔬菜产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为提高蔬菜质量水平,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法规以加强对蔬菜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的管理。因此,本文以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主线,采用引力模型,重点探讨双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
   先对标准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将人均GDP、地理距离、关税水平、相对价格、进出口双方的TBT-SPS通报量和标准法规的数量纳入到引力模型中。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均不相同。其中,进口国人均GDP的增加对我国蔬菜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贸易距离则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我国国内标准、法规的制定,对外的TBT-SPS通报量对我国蔬菜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口国国内标准、法规的制定对我国蔬菜出口具有抑制作用。但是也得出了与预期不符的结论:关税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价格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进口国的TBT-SPS通报量对我国蔬菜出口影响不显著。
   文章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国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状况的对策建议,如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出口品种多样化;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强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规范生产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