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善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研究
【6h】

完善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简要述评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农药登记制度

2.1.2 农产品

2.2 基础理论

2.2.1 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

2.2.2 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2.3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现状

3.1.1 农药登记概况

3.1.2 农药登记程序

3.1.3 新农药登记要求

3.2 我国农药登记制度改进的举措和成效

3.2.1 淘汰一批高毒、高风险性农药

3.2.2 严格农药登记资料要求,自然淘汰部分产品

3.2.3 制定标准,规范农药安全合理使用

3.2.4 展开专项研究,提高农药风险预警能力

3.3 我国农药登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3.1 农药登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3.3.2 目前我国农药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3.3.3 目前我国农药登记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药登记制度调整作用的实证研究——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为例

4.1 我国农药登记制度调整作用探究

4.2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的作用实证研究

4.3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国外农药登记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5.1 发达国家农药登记制度的经验

5.2 发展中国家农药登记制度的经验

5.3 国外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启示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政策建议

6.1 树立以安全为核心的农药登记管理理念

6.1.1 注重宏观调控,限制产能过剩的产品再投资

6.1.2 扶持登记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剂型

6.1.3 加强适合中国作物特色的农药产品研究

6.2 完善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制

6.2.1 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提高效率

6.2.2 降低登记费用,简化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6.3 进一步完善农药登记管理内容

6.3.1 进一步完善农药再评价体系,逐步有计划地替代认定存在高风险的农药

6.3.2 进一步完善农药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新农药原药和制剂登记审批

6.3.3 进一步完善农药残留规范体系,加快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因农药残留超标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这促使国家不断地加强农药管理和农药残留监控的力度。目前,我国的农药登记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严格农药管理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尽快修订《农药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农药登记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农药的安全生产、使用,提高农产品安全。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为例,进行农药登记制度调整作用的实证研究。同时对国外农药登记制度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农药登记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促进农药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安全。
  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了农药登记制度、农产品概念和公共选择理论。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第四章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为例,进行了农药登记制度调整作用的实证分析。第五章对国外农药登记制度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第六章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政策建议:树立以安全为核心的农药登记管理理念;完善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农药登记管理内容。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用前后10年农药产品结构变化的视角,进行了农药登记制度调整作用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药登记制度的政策建议。这对加强我国农药登记制度建设,促进农药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