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宣城地区引种表现及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
【6h】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宣城地区引种表现及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国葡萄产业现状

1.1 生产概况

1.2 产量和面积

1.3 育种

1.4 贸易

2 长江中下游地区葡萄产业概况

2.1 长江中下游地区葡萄种植现状

2.2 长江中下游地区葡萄引种概况

2.3 长江中下游地区葡萄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3 宣城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宣城市葡萄产业现状

3.2 宣城市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宣城地区引种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品种的主要物候期

2.2 试验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2.3 试验品种的外观性状

2.4 试验品种的品质表现

2.5 试验品种的丰产性表现

2.6 试验品种的抗性评价

3 结论和讨论

3.1 露地栽培品种结论

3.2 避雨栽培品种结论

3.3 讨论

第三章 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

1 省力化栽培适宜架式选择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分析

2 不同处理方式对果穗影响及成本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分析

3 不同药械防治效果及成本分析

3.1 试验方法和材料

3.2 结果分析

4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葡萄(Vitis)是我国六大水果之一,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果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葡萄的生产也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高效为目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宣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葡萄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葡萄栽培面积已达到1.58万亩,产量达到2.25万吨。但由于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等不利条件,葡萄生长季节空气湿度大,露地栽培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迫使果农增加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导致葡萄农残问题突出,大大降低了葡萄品质,影响了宣城市葡萄产业良性发展。为促进宣城葡萄产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在结合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葡萄生产概况,分析了宣城市葡萄生产的现状,探讨了提高葡萄品质的有效方法。
  1、宣城市葡萄生产情况
  目前,宣城市现有葡萄栽培面积1.58万亩,其中81.1%为露地栽培,主要集中在宣州区、广德县、郎溪县部分乡镇。设施栽培以避雨为主,鲜有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避雨栽培面积18.9%,主要分布在宣州区、广德县。栽培上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较少,主栽品种有‘夏黑’、‘巨峰’。近年来引进‘醉金香’、‘金手指’、‘白罗莎里奥’、‘摩尔多瓦’等品种。
  2、宣城市葡萄产业特点与存在问题
  宣城市葡萄产业特点是:露地栽培为主、早中熟品种为主、妇女老人管理为主、机械化程度低。
  宣城市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高、产品质量差、栽培方式不适宜。
  3、几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宣城市的栽培适应性评价
  本论文对宣城露地栽培条件下‘金手指’、‘醉金香’、‘摩尔多瓦’,以及避雨栽培条件下‘阳光玫瑰’、‘白罗莎里奥’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内容包括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抗病性等,以期详细了解其在宣城市的栽培适应性。
  为这些葡萄品种在我市栽培积累了相对客观的试验数据,对果农栽培这些品种起到借鉴作用,对调整我市葡萄品种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试验品种‘金手指’、‘阳光玫瑰’优点在于品质较好,商品性高。填补了葡萄销售的空档,适宜在宣城地区发展,而‘醉金香’、‘摩尔多瓦’、‘白罗莎里奥’则因种种原因不适宜在宣城地区发展。
  4、宣城市葡萄省力化栽培技术初探
  从宣城市劳动力条件出发,从架式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省力化管理技术研究,探讨在保持葡萄商品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前期一次性资金投入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等成本,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积极性,实现葡萄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