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昆曲“闺门旦”和歌剧抒情女高音的比较
【6h】

昆曲“闺门旦”和歌剧抒情女高音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昆曲和美声唱法的历史渊源

1.1 昆曲与“闺门旦”

1.1.1 昆曲概述

1.2 西洋歌剧与美声唱法

1.2.1.歌剧概述

第二章 昆曲“闺门旦”和歌剧抒情女高音在审美方面的比较

2.1 音色审美的比较

2.1.1 昆曲“闺门旦”“字重于声”的音色审美

2.1.2 歌剧抒情女高音“声重于字”的音色审美

2.2 舞台表演上的比较

2.2.1 昆曲表演的虚拟性,歌剧表演的写实性

2.2.2 昆曲的程式性,歌剧的灵活性

2.2.3 情感表达上的比较

第三章 昆曲“闺门旦”和歌剧抒情女高音在演唱技术方面的比较

3.1 气息比较

3.1.1 共性

3.1.2 个性

3.2 真假声与“大嗓”“小嗓”

3.2.1 真假声

3.2.2 “大嗓”与“小嗓”

3.3 共鸣比较

3.3.1 共鸣原理

3.3.2 两种唱法对共鸣位叠的追求

3.4 咬字与歌唱

3.4.1 字正腔圆

3.4.2 意大利语言与歌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中国的昆曲和西方的歌剧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在戏剧和音乐方面的集大成形式,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分别体现着个性鲜明的两种文化对戏剧和音乐的不同审美要求。在世界文化大融合大交流的今天,进一步了解中国昆曲和西方歌剧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比较两者各自的特点,尤其是在审美和演唱技巧表现上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对于加深东西方文化特别是戏剧文化的交流,促进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昆曲旦行中的“闺门旦”在昆曲舞台上塑造了很多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如《牡丹亭》的杜丽娘、《长生殿》的杨贵妃。而歌剧抒情女高音的唱法也总是用来塑造一些性格柔美,感情细腻的人物。如《艺术家生涯》的“绣花女”,《图兰朵》中的柳儿等等。中国昆曲声乐技巧和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可以说是中外声乐史上的“经典唱法”,他们都在各自的舞台上辉煌了几百年,并且还在发展。近年来,昆曲的唱法也引起很多国外声乐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研究兴趣。但是国内学术界对昆曲与歌剧的比较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一些对比,笼统概述,缺乏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怀着对两种艺术的热爱,本文着重从审美表现和演唱技巧方面做比较,从女高音的角度,运用“比较声乐学”的方法,将昆曲的“闺门旦”与歌剧抒情女高音进行比较,旨在探求两种艺术形式的精华与相通之处,为我国声乐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新理念,力求以有限的知识为东西方艺术交流添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