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城市碳排放清单法则的江苏省区域碳排放比较研究
【6h】

基于城市碳排放清单法则的江苏省区域碳排放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承诺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的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江苏省碳排放现状

2.1 江苏省碳排放的整体现状

2.2 江苏省碳排放的区域特征

2.3江苏省碳排放的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省三大区域碳排放清单构造

3.1 城市碳排放清单计算方法

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3.3江苏省三大区域碳排放清单分析

3.4 江苏省三大区域碳排放清单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STIRPAT模型及其拓展

4.2 EKC曲线的一般计量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策建议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江苏省作为人均GDP占全国第一,GDP总量仅次与广东省的经济强省,其发达的经济水平背后隐藏的惊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容小觑,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表的报告中[1],江苏省被列为相对高碳区,而经济实力与其差不多的广东省和浙江省则都是低碳区域。再加上江苏省极不平衡的区域发展状况,江苏省的碳排放情况尤显复杂,亟需对碳排放进行更具体更精确的核算和分析,而城市碳排放清单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城市碳排放清单是从《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发展而来,目前已经在国内外的一些典型大城市和城市区域得到了很不错的实证引用。因此,笔者基于2000年到2011年江苏省13个城市的能源消费数据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进行了碳排放清单的编制。然后基于城市和区域碳排放清单内容,归纳总结出不同城市,特别是不同区域的排放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用Eviews进行变截距和变系数的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区域排放的总体趋势特征和区域排放的个体结构区别。得出人口规模、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技术因素是影响区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且,从整体角度和从个体区域角度考察的江苏省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特征存在差异。第一、城市化率(即人口结构)对江苏省整体区域的碳排放作用是城市化率提高引起碳排放总量下降。但是在苏南和苏中地区,城市化率的提高则会引起碳排放总量的提高,只有在苏北地区,城市化率的提高才会引起碳排放总量的下降。第二、人均消费支出对于江苏省整体区域的碳排放作用是正面影响,即人均消费的支出会引起碳排放总量的提高。但是苏南地区的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增加,反而会引起碳排放总量的减少。最后,笔者对江苏省整体碳排放和经济发展水平做了对数EKC曲线的验证,进一步佐证了在之前STIRPAT模型中的结论之一:经济对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经济越发达,碳排放总量越多。
  在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清单核算和特征研究,笔者提出了江苏省碳减排的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完整和互动的城市碳排放清单体系,及时把握碳排放现状。第二、明确城市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的健康升级。第三、发展绿色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第四、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引导消费结构的升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