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舰艉空气流场及舰-机动态配合仿真技术研究
【6h】

舰艉空气流场及舰-机动态配合仿真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舰艉空气流场试验与仿真研究

2.1 PIV风洞试验

2.2 CFD仿真

2.3 数据对比

2.4 不同风向角下的舰艉空气流场特性

第三章 舰-机动态配合仿真建模

3.1 FLIGHTLAB介绍

3.2 “SH-60B”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

3.3 “SH-60B”模型验证

3.4 SFS2舰艉空气流场数据导入

第四章 起降飞行包线计算

4.1 舰载直升机起飞和着舰流程

4.2 起降飞行包线仿真计算

4.3 结果对比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舰艉空气流场是舰载直升机起降过程的主要流动环境,对舰-机动态配合有重要影响,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对SFS2简化护卫舰舰艉空气流场开展了风洞吹风试验及CFD仿真计算工作,风洞试验采用PIV方法测得了空间截面上的二维流场,CFD仿真使用FLUENT求解器、RNG k-ε湍流模型计算了风洞缩比和海上全尺寸条件下的定常三维流场,并详细分析了几个风向角下的流场分布特性。然后基于FLIGHTLAB飞行仿真系统建立了“SH-60B”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导入SFS2舰船模型CFD全尺寸仿真定常流场数据,以直升机在飞行甲板起降点上位置保持为动态配合内容,初步计算了该舰-机组合的起降飞行包线。
  SFS2舰艉空气流场表现出典型的大钝体绕流特征,气流在机库和甲板边缘流动分离形成回流区,回流区内气流速度变化剧烈,是造成甲板上流动紊乱的主要原因。当风向角较小时,直升机位置保持高度区域的甲板流场基本不受机库后方回流区影响,气流以纵向分速度为主,横向分速度与下洗分速度比重小,直升机悬停配平量可以克服较大的来流风速。随着风向角增大,甲板上方气流横向分速度变大,起降点区域受到甲板舷边影响,气流环境变差,直升机悬停的极限风速逐渐减小,又因直升机悬停时滚转姿态和尾桨桨距操纵量增大,左舷风比右舷风更不利于直升机起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