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使用行为的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6h】

基于使用行为的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时逢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的顺利完工以及试运行,又逢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步入第二期工程,我国的体育健身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对健身休闲运动需求的日益增加对我国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尤其是我国居住区的健身休闲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是我们当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分析各类居民人群在健身休闲设施使用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比较国内外健身休闲设施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国内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筑学、体育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学科角度,针对我国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定位、规划设计、运行以及其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第1章绪论。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入手,界定主要研究概念,分析了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框架,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第2章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的发展及其国内外现状分析。概述国外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发展状况并与国内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硬件设施、管理经营以及法制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居民在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使用中的行为模式。阐述了“行为”的概念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分析了影响我国居住区居民健身休闲行为模式的因素,进而重点论述了居住区居民健身休闲行为模式的差异性、转变、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4章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策略。针对我国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居民的使用行为模式为依据,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定位、规划设计、运行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并且针对设施建设的控制系统(法规和政策)的不足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第5章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从三种典型的类型入手,对南京和上海两地的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的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利与弊的比较,对今后的居住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第6章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了论文的论点,对若干后续研究问题也进行了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