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三阶段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6h】

第三阶段维特根斯坦哲学中对“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的哲学背景以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质疑:摩尔常识确定性中的不确定性

一、摩尔的“我知道……”

二、维特根斯坦基于“实践”的论述“基点”

第三章 诠释: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实践”确定性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用法即意义”对于知识的辩护

二、“框架命题”与知识的范畴异同

三、基础与背景:确定性的形式蕴含

四、关联与内在性:“确定性之流”的“前瞻”

五、维特根斯坦对于“确定性”、“终点”的进一步追问

第四章 归宿:维特根斯坦哲学“确定性”的“魂归之乡”

一、后期“哲学语法”综观式延伸的落脚处

二、轴心命题的归宿

三、无形的预设— —“生活形式”

第五章 跨越技术哲学中结构与功能二属性的理论鸿沟之维特根斯坦式的“确定性”

一、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和经验转向

二、还原的分析进路

三、非还原的语境论分析进路(2007—2009)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第三阶段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论确定性》(On Certainty)的深度研读,以维特根斯坦反驳摩尔“我知道”等命题来作为起点,论证得出“知识和确定性属于不同的范畴”,因此这种“确定性”也就从知识的“正当辩护”之外对知识的确定性加以保证。进而深层次追问维特根斯坦“确定性”的最后落脚点,回归到一种“无根基的根基”的“新基础主义”的观点之上。选用了几个核心概念来重新解读这种“确定性”的全貌,尽可能的以维特根斯坦“显现”的方法展示其特征,来规避由于概念混乱而造成的“理智危险”。“强调活动,注重参与”一直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特征,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最后也回归到了语言实践的“生活形式”之上,这也就构成了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游戏”中“显示”出的“存在”关怀。文章从“质疑”出发,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描述“确定性”的几个核心概念的重新诠释,得出维特根斯坦“确定性”的“魂归之乡”,从而更加完整的揭开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迷人之谜”并加以解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