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6h】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来自中国大学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挑战

1.1.1 理论方面

1.1.2 实践方面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在“课程理解范式”下对课程理论的纵深研究,丰富发展课程理论

1.2.2 有助于大学课程论这一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2.3 有助于推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1.2.4 有助于大学课程主体人格的完满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大学课程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反思及其进一步发展相关对策的研究

1.3.3 国内关于发达国家大学课程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教育政策的沿革

2.1 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年-1984年)

2.2 积极探索与尝试阶段(1985年-1992年)

2.3 高潮与深化阶段(1993年-)

2.4 我国大学课程政策分析

2.4.1 大学课程政策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2.4.2 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的制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4.3 课程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仍偏向于社会本位

2.4.4 课程政策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可持续性

2.4.5 课程政策没有充分地反映课程规律

第3章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课程理论的发展与审视

3.1 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课程理论的发展历程

3.1.1 教育学界的课程研究热情日益高涨,开始进行理论摸索

3.1.2 课程论由“潜隐科学”发展为“显形科学”,大学课程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3.1.3 大学课程理论研究在质的方面的提升

3.1.4 大学课程理论研究进入反思性阶段

3.2 我国大学课程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3.2.1 基础与高等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界限不清

3.2.2 对舶来式课程理论研究吸收转化率低

3.2.3 课程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融合

3.2.4 大学课程理论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缺乏联系

第4章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改革剖析

4.1 专业及专业设置的内涵

4.1.1 专业的内涵

4.1.2 专业设置的内涵

4.2 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概况及取得的成就

4.2.1 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概况

4.2.2 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4.3 当前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4.3.1 政府、市场与高校三者在专业设置上力量仍不协调,高校仍相对缺乏自主权

4.3.2 专业设置盲目随意,高校内部缺乏一定的专业管理机制

4.3.3 专业结构与内涵建设存在诸多不足

第5章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改革透视

5.1 课程结构的内涵及其要素组成

5.1.1 课程结构的内涵

5.1.2 课程结构的要素组成

5.2 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改革取得的成就

5.2.1 课程结构开始朝均衡合理方向转化

5.2.2 课程体系进一步调整重组

5.2.3 课程设置的弹性与灵活性增强

5.3 当前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5.3.1 缺乏对课程定位质的思考

5.3.2 课程结构仍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5.3.3 课程设置不合理

第6章 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课程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6.1 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之源

6.1.1 概念重建课程范式

6.1.2 后现代课程范式

6.1.3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

6.2 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价值理念

6.2.1 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两条线索

6.2.2 以人为本,树立人、社会、学科多元整合的课程价值理念

6.2.3 基于知识观转变的课程观的变革

6.3 新时期对课程以及课程体系本质的进一步认识

6.3.1 课程的本质

6.3.2 课程体系的本质

6.4 当代发达国家大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趋势

6.4.1 课程价值上--知识中心课程观、社会中心课程观与学习者中心课程观的融合

6.4.2 课程目标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6.4.3 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6.4.4 课程的基础化

6.4.5 课程的综合化--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6.4.6 课程的选修化

6.4.7 课程设置的弹性化与灵活化

6.4.8 面向未来,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与信息化

6.4.9 以高效系统的课程评价来保证课程与教学质量

6.5 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可行性策略

6.5.1 加强大学课程理论建设

6.5.2 建立高校、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

6.5.3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与发展观,专业结构调整须在结构、规模与质量、效益之间取得平衡

6.5.4 构建动态、合理的大学本科课程体系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包括大学课程政策、大学课程理论、大学专业设置以及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按照三个阶段,即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年-1984年)、积极探索与尝试阶段(1985年-1992年)、高潮与深化阶段(1993年-)就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与剖析。
   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的制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体现了鲜明的渐进性、动态性与科学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仍偏向于社会本位,强调符合国家需要与顺应时代潮流,因而缺乏一定的可持续性,没有充分反映课程规律。
   我国大学课程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学界的课程研究热情日益高涨,开始进行理论摸索。至1989年,课程论由“潜隐科学”逐渐发展为“显形科学”,大学课程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后,我国大学课程理论研究在质的方面不断提升,进入反思性阶段。正因为起步较晚,这也导致我国大学课程理论研究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成果以及国外课程理论时,出现了基础与高等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界限不清、对舶来式课程理论研究吸收转化率低、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缺乏有效融合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缺乏联系等问题。
   专业设置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层面,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与突破口。改革开放后,我国专业设置历经四次大的调整与改革,不同时期专业设置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政府、高校、市场这三种调控力量开始朝一个比较合理均衡的态势发展,但高校相对仍缺乏自主权。我国大学专业建设在专业种类的减少、专业口径的拓宽、新兴学科和急需学科专业的增设、较薄弱专业的建设加强以及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却还是存在专业结构与专业内涵建设不足、专业设置盲目随意,高校内部缺乏一定的专业管理机制等问题。
   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是高校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课程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三十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结构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调整与重组,逐渐向均衡合理的方向转化。但课程结构不灵活、课程设置不合理,如专业课程多、基础课程少;分科课程多,通识课程少;选修课程建构不完善;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等问题仍然是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改革的焦点与重点。
   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课程要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就需要:其一,以在世界课程领域都有着深刻影响的概念重建课程范式、后现代课程范式和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为理论之源;其二,以人为本,树立人、社会、学科多元整合的课程价值理念;其三,转变知识观,进而实现课程观的变革。新的知识观强调知识依存于认识的主体,是社会历史认识和个人经验的统合。相应地,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不再是外在于和先在于学生的固定存在物,而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其四,对课程和课程体系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课程其本质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而课程体系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发展性系统;其五,了解并合理借鉴当前发达国家大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趋势;其六,从加强大学课程理论建设、建立高校、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与发展观,专业结构调整须在结构、规模与质量、效益间取得平衡;构建动态、合理的高校课程体系等方面来具体建构新时期我国大学本科课程发展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