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居住型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研究--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6h】

居住型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研究--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缘起

1.1.1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意志

1.1.2城市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与日常生活视角的回归

1.1.3居住型历史街区改造暗藏生活真实性隐忧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与对象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对象与范围

1.5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居住型历史街区

2.1.2日常与非日常生活空间

2.1.3空间分异

2.2相关研究进展

2.2.1居住型历史街区相关研究

2.2.2日常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2.3研究简评

第三章平江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特征与现状

3.1平江历史街区生活空间类型界定

3.2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的特征分析

3.2.1 POI数据的可视化

3.2.2典型年份POI数据分析

3.2.3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特征

3.3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的现状刻画

3.3.1生活空间的利用分异

3.3.2生活空间的形态分异

3.3.3生活空间的结构分异

3.4小结

第四章平江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分异动因与路径

4.1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的动因解析

4.1.1文化碰撞与生活变革

4.1.2管控滞后与过度开发

4.1.3街区社群分化与重构

4.2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的路径描绘

4.2.1政府主导的分异路径

4.2.2市场主导的分异路径

4.2.3原住民主导的分异路径

4.3小结

第五章平江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分异影响与思辨

5.1积极影响:物质环境与产业活力的提升

5.1.1环境整治与设施完善

5.1.2产业升级与活力恢复

5.1.3品牌塑造与文化宣传

5.2消极影响: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的削弱

5.2.1空间与生活的脱节

5.2.2社群与绅士化窘像

5.2.3文脉与地域的割裂

5.3审视思辨:日常生活批判视角下的空间分异

5.3.1空间分异的审视批判

5.3.2日常生活的思辨扬弃

第六章日常生活为导向的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策略

6.1居民的保有与同化

6.1.1原住民:保有与回归

6.1.2新移民:接纳与同化

6.2生活空间体系的重建与织补

6.2.1主街:重构日常消费空间

6.2.2支巷里弄:织补日常消费与休闲空间

6.2.3民宅院落:完善日常居住与休闲空间

6.3家园遗产的营建与赋权

6.3.1家园:营造与组织

6.3.2遗产:还权与增权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1.1日常生活空间分异特征与现状多样、动因复杂、路径多元

7.1.2日常生活空间分异影响深远、思辨扬弃

7.1.3围绕原住民与日常生活解决空间分异问题

7.2创新点

7.2.1视角的创新

7.2.2方法的创新

7.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周凯琦;

  •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居住; 历史街区; 日常生活; 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