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节约型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的研究——以镇江市丹徒区乡村建设为例
【6h】

节约型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的研究——以镇江市丹徒区乡村建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村庄规划建设的研究

1.2.1 国内村庄规划建设研究

1.2.2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节约型村庄规划建设的理念内涵

2.1 村庄规划建设战略

2.2 节约型村庄规划建设的内涵

2.3 节约型村庄规划建设的理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村庄规划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环境因素

3.2 社会经济因素

3.3 政策与人文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节约型村庄规划建设体系与模式的架构

4.1 村庄规划体系

4.1.1 村庄发展规划

4.1.2 村庄建设规划

4.2 村庄建设、整治体系

4.2.1 推动土地整理

4.2.2 村庄建设量化规范

4.2.3 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4.2.4 统筹基础设施配套

4.3 村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4.3.1 垃圾收运

4.3.2 村庄生活污水处理

4.3.3 能源资源节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镇江市丹徒区村庄规划建设构架

5.1 编制镇村布局规划

5.2 完善村庄建设整治规划

5.3 实施村庄建设整治

5.4 村庄实施案例

第六章 村庄节约规划建设的建议和展望

6.1 村庄节约规划建设的建议

6.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能源和资源的供需态势已趋于紧张,快速城镇化对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城镇侵占农村的利益获得经济的增长,城乡建设低效粗放的空间外延扩张导致资源问题更为突出,导致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的“透支”。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的村庄建设发展现状和突出矛盾,如何协调城镇和农村的需求,构建一个全面的模式来引导村庄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坚持走城乡统筹的节约发展之路,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分析在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下,村庄的发展必须站在区域的角度进行统筹部署,构筑公平合理的“镇—村”布局体系,改变过去忽略农村、支持城镇的局面,从城乡一体化角度对区域的空间布局、产业格局、资源使用合理安排;村庄的建设要在满足新要求、新方式、新功能下继承传统脉络,保留乡土的特色和地方个性。整个过程中,村庄的规划发展和建设要坚持节约化标准,建立并实现“规划编制完善、发展思路清晰——建设整治节约有效——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当”三个层次的新系统规划建设发展模式,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从发展的规划依据完善到具体的实施,到最后实现质的提升,始终坚持节约化的理念。
   最后通过镇江市丹徒区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村庄的整治建设和发展按模式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