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前驱体[M(4-)2]2+(M=Ni,Co)的杂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6h】

基于前驱体[M(4-)2]2+(M=Ni,Co)的杂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配位化学的概述

1.2 配位聚合物的概述

1.2.1 配位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1.2.2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前驱体[M(4-pytpy)2](NO3)2(M=Ni,Co)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配体4-pytpy的合成方法

2.2.2 前驱体[Ni(4-pytpy)2](NO3)2的合成方法

2.2.3 前驱体[Co(4-pytpy)2](NO3)2的合成方法

2.3 配体4-pytpy和前驱体[M(4-pytpy)2](NO3)2结构及荧光性能表征

2.3.1 配体4-pytpy和前驱体[M(4-pytpy)2](NO3)2结构表征

2.3.2 配体4-pytpy和前驱体[M(4-pytpy)2](NO3)2固体荧光性能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前驱体[M(4-pytpy)2](NO3)2(M=Ni,Co)在杂双金属配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及荧光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杂双金属配合物1-10的合成方法

3.2.2 杂双金属配合物1-10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杂双金属配合物1-10的合成

3.3.2 杂双金属配合物1-10的晶体结构分析

3.3.3 杂双金属配合物1-10的热分析

3.3.4 杂双金属配合物1-10的固体荧光性能

3.4 结论

第四章 单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部分配合物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单金属配合物11-16的合成方法

4.2.2 单金属配合物11-16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金属配合物11-16的合成

4.3.2 单金属配合物11-16的晶体结构分析

4.3.3 单金属配合物11的热分析

4.3.4 单金属配合物11的固体荧光性能

4.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功能配位聚合物因其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了广泛地关注。近年来,以分子构筑单元作为前驱体来进行自组装反应已成为构建功能配位聚合物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M(4-pytpy)2](NO3)2(M=Ni,Co)为前驱体与一价银、铜盐及辅助有机配体反应得到了9个结构新颖的杂双金属配位聚合物和一个零维的杂双金属配合物。此外,还以过渡金属铜盐、锰盐、铁盐及含氮、含氧有机配体为研究对象,合成了6个新型的单金属配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研究了其中11个配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能。
  1、以[M(4-pytpy)2]2+(M=Ni,Co)为前驱体与过渡金属离子Ag+及辅助配体(4,4'-bpy,[SCN]-,[N(CN)2]-,Br-,I-)反应,合成了五个全新的一维长链状的双金属配位聚合物1-5,和一个离子型双金属配位聚合物6及一个零维结构的双金属配合物7。分别讨论了1-7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与固态荧光性能。
  {[Ni(4-pytpy)2][Ag(CH3CN)(NO3)](NO3)2(H2O)2}n(1),
  {[Ni(4-pytpy)2][Ag2(4,4'-bpy)](NO3)4(DMSO)4}n(2),
  {[Ni(4-pytpy)2][Ag2(SCN)4]}n(3),
  {[Ni(4-pytpy)2][Ag2(N(CN)2)3(NO3)DMSO]}n(4),
  {[Co(4-pytpy)2][Ag2(SCN)4]}n(5),
  {[Co(4-pytpy)2][Ag3Br5]}n(6),
  {[Ni(4-pytpy)2]2[Ag4I8]}(7)。
  2、以[M(4-pytpy)2]2+(M=Ni,Co)为前驱体与过渡金属离子Cu+及辅助配体([N(CN)2]-,[SCN]-)反应,合成了一个一维链状结构的双金属配位聚合物8和两个新颖的二维网状结构的双金属配位聚合物9和10,并分别讨论了8-10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与固态荧光性能。
  {[Ni(4-pytpy)2]2[Cu4(N(CN)2)7](NO3)(DMF)(DMSO)(H2O)4}n(8),
  {[Ni(4-pytpy)2][Cu3(SCN)5](CH3CN)(DMF)(H2O)0.5}n(9),
  [Co(4-pytpy)(N(CN)2)]2[Cu2(N(CN)2)4]}n(10)。
  3、以过渡金属铜盐/锰盐/铁盐与有机配体4-bpd,Salen,BPP,4-bpo为研究对象,合成了一个具有多重穿插的三维网络结构的配位聚合物11、三个具有双核骨架结构的金属配合物12-14和两个单核的金属配合物15-16,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研究了11的热稳定性与固态荧光性能。
  {Cu(4-bpd)2(ClO4)2}n(11),
  Mn2(Salen)2(4-bpd)(NCS)2(12),
  Cu2(Salen)2(13),
  Fe2(Salen)2Cl2(14),
  Cu(BPP)(4-bpo)(NO3)2(15),
  Mn(Salen)(NCS)(1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