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半色调图像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针对质量检测及墨量控制的研究
【6h】

基于半色调图像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针对质量检测及墨量控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结构

2.印刷质量理论

2.1印刷图像的特点及质量评判原则

2.2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参数

2.2.1油墨叠印率

2.2.2相对反差

2.2.3实地密度

2.2.4网点扩大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2.3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分析

2.3.1印刷质量检测技术

2.3.2印刷质量控制技术

2.3.3色度条的控制原理

3.基于色度的印刷画面质量直接检测模块的设计

3.1基于色度对印刷品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概述

3.1.1基于色度的检测方法的优势

3.1.2色空间的选择

3.1.3色差公式的选择

3.2数字式印刷图像质量直接检测模块的设计方案

3.3印刷图像质量检测的实现

3.3.1数字式印刷图像的获得

3.3.2标准印品样本的选择

3.3.3检测点的确定

3.3.4印品质量的判定

3.4小结

4.基于网点面积率的油墨墨量控制模块的设计

4.1引言

4.1.1用查表插值法实现由L*a*b*向CMYK的转换

4.1.2基于平面模型理论实现由L*a*b*向CMYK的转换

4.1.3黑墨量的计算

4.2基于网点面积率对油墨墨量进行控制的方案设计

4.2.1与设备无关的色空间和与设备相关的色空间

4.2.2网点面积率与油墨墨量之间的关系

4.2.3标准CMYK值的确定

4.2.4具体方案设计

4.3利用神经网络实现由L*a*b*值向油墨墨量的转换

4.3.1神经网络的介绍

4.3.2运用BP神经网络获得印刷画面上特定位置的网点面积率

5.实验

5.1实验设计

5.1.1实验目的

5.1.2实验条件

5.1.3实验设备、材料及数据

5.1.4实验步骤

5.2实验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5.2.1对建模同类样本及非建模同类样本检测效果的比较

5.2.2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全自动印品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中的印刷图像质量检测和印刷过程墨量控制进行理论分析及模型建立。 通过运用色度学理论及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结合最先进的色差公式,对印刷品质量从色度学角度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对采集到的图像利用中值滤波的方法进行噪声去除,依据印张上的十字线对印品位置的偏移进行调整,对待检测样本进行区域划分,使检测位置点能够与标准样本点进行对应,并根据检测位置与标准样本上对应位置的两个点在色空间的距离来判断定位的准确性。 在对印品质量的检测完成后,如发现有不合格的样张,要实现对印刷过程墨量的控制。在这一部分,以神经网络为理论基础建立模型,对印刷品的网点面积率进行判断,目的在于根据网点面积率实现对墨量的判断及调整。对于神经网络模型部分,除了进行理论分析外,还对模型进行了建立并验证,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文中建立的以色度值为特征值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实现从色度值向网点面积率的转换方面是可行的;所建立的模型对于三色油墨印刷的样本的检测效果不如对单色、双色及四色样本的检测效果,但对于实际印刷过程而言,并不会造成太大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