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方法探讨
【6h】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方法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问题陈述

1.2研究概况

1.3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本文组织

2变速车道的确定

2.1减速车道的确定

2.2加速车道的确定

3减速车道的设计

3.1分流车辆的运行特征

3.2影响安全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3.2.1车辆分流较迟的影响

3.2.2减速车道长度不足的影响

3.2.3出口部位的影响

3.2.4减速车道末端线形的影响

3.2.5视距不良的影响

3.3减速车道的设计原则

3.4减速车道设计要点

3.4.1减速车道长度的计算

3.4.2减速车道长度的应用

3.4.3减速车道起点端的设计

3.4.4减速车道末端的线形设计

3.5流出部位的视距

4加速车道的设计

4.1合流运行特征

4.2影响入口处安全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4.3加速车道设计注意事项

4.4加速车道的设计要点

4.4.1加速车道形式的确定

4.4.2加速车道长度的计算

5通行能力考虑

6结论

6.1减速车道

6.1.1减速车道起终点位置

6.1.2减速长度的取值

6.2加速车道

6.2.1加速车道起终点位置

6.2.2加速车道长度的取值

6.3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变速车道是互通式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分析中国现阶段的设计现状,阐述了探讨变速车道设计方法的意义;通过分析各国对变速车道起终点位置的确定方式及其长度的取值,阐述了变速车道设计起络点的位置和长度的取值范围;通过分析变速车道上车辆的运行特征、影响安全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变速车道的长度对匝道端部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影响,阐述了变速车道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对于加速车道,在满足现行规范规定长度的基础上,利用合流等待理论,以车流延误和建设营运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方法计算加速车道的理论长度,并利用匝道端部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佳加速车道长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