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敌敌畏纳米乳剂与普通乳油的灭蟑效果及其抗性产生的对比研究
【6h】

敌敌畏纳米乳剂与普通乳油的灭蟑效果及其抗性产生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缩写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DDVP纳米乳剂的研制及纳米乳剂性能的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DDVP纳米乳剂与普通乳油对德国小蠊的毒力比较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施药量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施药周期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抗药性产生速度的对比研究及乳油抗性生化检测参考值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农药纳米乳剂的形成及其特点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化学杀虫剂广泛、不合理地使用导致昆虫的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传统的杀虫剂型给人畜带来了巨大危害,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开发新的绿色农药剂型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水基型纳米乳剂具有对人畜低毒、易稀释、不易燃、不易爆、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因此成为国内外农药剂型开发的重点。 本课题通过自行研究制备得到敌敌畏(DDVP)纳米乳剂,并将其作用于德国小蠊,观察其对德国小蠊的毒力及其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DDVP纳米乳剂引起昆虫抗性产生的速度。同时与普通乳油进行对比,以期为病媒昆虫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高毒力、低抗性的杀虫剂剂型。并通过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研究,为采用抗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1.DDVP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表征。首先优化筛选得到乳剂中表面活性剂、助乳化剂的比例。通过电磁加热搅拌器搅拌使乳液中各成分充分混合,加快DDVP纳米乳剂自发乳化的速度,最终研制得到DDVP纳米乳剂。该乳剂呈浅黄色、透明、均匀、不分层,理化性质稳定,-20±2℃和52±2℃下储藏14天,室温下放置2个月均未发生浑浊。乳油平均粒径为11.2±1.9nm,稀释10000倍后95%乳油粒径范围为76-103nm。该乳剂符合纳米乳剂的特性,可以用于对德国小蠊的毒力研究。 2.DDVP纳米乳剂与普通乳油的毒力对比。利用微量点滴法分别测定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对德国小蠊的半数致死量(LDso),得到LD<,50>分别为0.0465μg/虫和O.2517μg/虫,对两种杀虫剂的LD<,50>进行t检验,得到t=3.5447(p<0.05),可以认为DDVP纳米乳剂的毒力高于DDVP纳米乳油。 3. 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施药量和施药周期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1 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施药量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于DDVP乳油的浓度下,DDVP纳米乳剂对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1-NA酯酶的抑制作用比DDVP乳油要强。对酸性磷酸酯酶(ApE)开始产生抑制作用的浓度明显低于乳油组:本次研究中DDVP纳米乳剂抑制ApE的起始浓度为0.004%,而DDVP乳油均为0.01%。说明DDVP纳米乳剂可以提高德国小蠊靶标部位的敏感性,这有可能会减缓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的抗药性产生。 3.2 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施药周期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DDVP纳米乳剂作用下,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AchE酶活性呈现波动性抑制趋势;GST、ApE和1-NA酯酶用药初期都发生了诱导激活,而后被抑制,但ApE和1-NA的抑制作用至施药后第18天尚未消失,而GST抑制后逐渐恢复到原水平。DDVP纳米乳剂对这四种酶的最大抑制作用分别出现在施药后第18、9、18、18天。DDVP乳油施药后AchE和GST酶活性先抑制而后有所恢复,ApE短暂抑制后,同1-NA酯酶一样出现酶活性升高。在0.0001%浓度时,DDVP乳油仅对AchE、GST和ApE三种酶产生了抑制,且最大抑制作用分别出现在施药后第3、5、1天。结果表明DDVP纳米乳剂对德国小蠊各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最大抑制作用出现较晚。多次低剂量接触DDVP乳油可使德国小蠊对其产生抗药性。本次研究中在DDVP纳米乳剂的作用下,AchE、ApE和1-NA酯酶虽未出现酶活性抑制后回升,但是由于GST的活性出现回升,提示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有可能也会产生抗药性。 4. 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的抗药性产生速度的对比研究。 DDVP纳米乳剂、普通乳油分别处理德国小蠊后,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的抗药性递增速度比普通乳油要慢。此外本课题初步建立了DDVP乳油作用德国小蠊后,ApE和1-NA酯酶活性与抗性系数的相关方程,为德国小蠊抗药性生化检测提供了依据。本次研究中由于德国小蠊对DDVP纳米乳剂尚未产生抗药性,因此尚不能建立DDVP纳米乳剂的抗性酶与抗性系数之间的相关方程。 本研究通过对比DDVP纳米乳剂和DDVP普通乳油的杀虫毒力,两者的施药量、施药周期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德国小蠊对两种杀虫剂的抗性产生速度,初步证实I)DVP纳米乳剂具有比普通乳油更高的杀虫毒力,且德国小蠊对其抗药性的产生速度要比普通乳油慢,因此值得推广使用。同时本次研究初步建立了DDVP乳油作用于德国小蠊后,ApE和1-NA酯酶活性与抗性系数之间的相关方程,可为建立德国小蠊抗药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