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6h】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诊断标准

3技术路线

4研究方法

5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结果

1新生儿VAP的临床特点

2新生儿VAP的临床相关因素

3新生儿VAP的病原学特点

4新生儿VAP的病原体药敏特点

5临床转归

讨论

1新生儿VAP的诊断特点

2新生儿VAP的发病机理

3新生儿VAP的临床高危因素

4新生儿VAP的病原学分析

5新生儿VAP的预防及治疗

6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 研究方法: 对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的8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析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胎龄、出生体质量、血浆蛋白水平、pH值、氧合指数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 研究结果: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2.8%,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出生体质量、血浆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龄、pH值、氧合指数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呈正相关(OR=3.169,CI=1.713~5.863,P<0.001),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的发生呈负相关(OR=0.798,CI=0.671~0.948,P<0.05)。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且多为耐药菌,对泰能敏感性最高。 研究结论: 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高危因素,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