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物权的道德——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研究
【6h】

物权的道德——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一、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有关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思想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财产权利的伦理思想及其特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私有财产权伦理思想的论述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物权法的法律价值判断到伦理价值判断

一、问题的背景:对物权法是否违宪的质疑

二、问题的分析:从存在论到价值论的进路

(一)存在论前提下的法律价值判断

(二)价值论前提下的伦理价值判断

三、物权法伦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物权的道德

四、私有财产权的道德正当性是物权道德的核心问题

第二章理解财产:物权道德之意义

一、从财产的狭义概念到广义财产概念

二、广义财产凸显了财产主体性原则

三、广义财产揭示财产与人格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实证法学对物权的伦理中立性解释面临的困境

一、法律维度的物权定义及特征

二、实证法学影响下的物权法律概念只是一种法律规定下的权利资格

三、从法律权利到道德权利

第四章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

一、物权的道德蕴涵

(一)权利的道德合理性是具有普遍本质的权利体系的基础

(二)物权的道德蕴涵

(三)道德对物权的支持、约束与规范

二、财产权利是人格实现的第一要素

(一)抽象权利是具有普遍本质的权利体系的核心环节

(二)财产权利是人格在外在物上的“投射”

三、确证了个体与具有普遍本质的权利体系之间伦理关系的私有财产权

四、一般伦理学意义的物权向人权的发展

第五章完整的人权: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属性

一、人权是人类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

(一)对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人权概念的非议

(二)人权的道德证成

(三)人权的伦理意义

(四)人权的基本构成

二、平等是人权的本质属性

(一)平等是社会正义的内在涵义

(二)平等是人权的本质属性

三、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即是人权

(一)私有财产权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权力

(二)当代自由主义学者中对自由与平等孰优先的争论

(三)抽象人格的平等决定了自由与平等在实质上是同一的

(四)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即是完整的人权

四、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权意识的缺失在财产权利制度领域的体现

(一)我国传统私有财产权伦理思想及相应的制度变迁

(二)西方文明中有关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思想及相应的制度演变

(三)中、西私有财产权利制度传统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

第六章私有财产权的道德合理性基础

一、私有财产权是人因其自然本性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一)自然权利思想溯源

(二)私有财产权是自然权利的核心权利——以洛克的理论为基础

(三)自然权利理论所体现的私有财产权的道德合理性

二、私有财产权是自由的源泉

(一)对自由的理解

(二)私有财产权是自由的源泉——以黑格尔的理论为基础

(三)私有财产权自由价值的现实表征

三、私有财产权是社会正义的保障

(一)正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古希腊到罗尔斯

(二)私有财产权是社会正义的保障

(三)符合正义要求的物权制度应当具有的特征和基本内容

四、私有财产权促进社会效率的实现

(一)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源头

(二)最大限度促进效率实现是私有财产权道德正当性基础之一

(三)私有财产权对社会效率促进作用的现实表现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的物权道德观:在一定条件下保护私有财产权

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私有权的道德非正当性

(一)所有权及土地私有权

(二)前资本主义时期土地私有权具备道德合理性

(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实质是资本对劳动的异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具有道德上的非正当性

二、在一定条件下保护私有财产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私有财产权不能等同于私有制

(二)我国现阶段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并未否定共产主义理想

第八章对物权法中征收规定的伦理考察

一、物权法对征收制度的创新

(一)在民事法律上首次明确了征收的前提是“公共利益”

(二)确定了征收的合理补偿原则,对具有补偿措施也进行了改进

二、公共利益及国家征收之正当性的伦理判定

(一)公共利益的伦理内涵及其判定的伦理标准

(二)征收正当性的伦理判断

三、立法建议——从伦理原则出发

(一)增加条款,明确征收补偿的公平、公正原则

(二)增加征收预备程序

(三)修改《物权法》第二十八条,明确完成补偿应作为征收决定生效的前置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属于一个具体的法伦理学论题。追溯起来看,该问题之实质,是物权作为一种权利的道德性规定及其在法律表现形式方面的合理化。我们知道,权利体系的思辨规定表现为一个从抽象权利(抽象人格)到道德权利能力再到具体权利(具有普遍本质的权利体系)的辩证体系。从权利体系的辩证规定出发,物权的道德是由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属性确证的。从这一意义上看,“道德的物权”就是“完整的人权”。由此,透过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基础之探寻,我们可以管窥物权法的道德哲学基础,即物权之道德的问题。
   物权法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在物权法漫长的制定过程中,曾经爆发了针对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否违宪的学术大讨论。众多法学学者从实证法学出发、以宪法原则为依据对物权法做出的法律价值判断反驳了物权法违宪的观点。但是法律价值判断无法完全解开人们心中的疑虑,只有从伦理学层面对物权法做出的伦理价值判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物权法伦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物权的道德性,核心问题是私有财产权的道德正当性基础。
   在伦理学层面上,物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它的客体不能只是法律维度中只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和无体物,而应当体现主体自主性原则并揭示了财产与人格的内在联系的广义财产。广义财产概念的界定使我们发现,实证法学影响下的物权的法律概念,只是一种与伦理无涉的法律权利资格。这一物权概念割裂了物权与人格的联系,是一个充满自然可能性、不确定性与主观性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物权主体是一种“强而智”的法律权利容器,脱离了人性本质,因此作为法律权利的物权法律概念必须向作为道德权利的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概念转化,以确证法律保护物权的伦理基础。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意指归属于具有普遍本质的权利体系的财产权利,它应当是具有道德性并受道德约束的广义财产权利。同时,广义的财产权利是人格实现的第一要素,它是抽象人格在外在物上的“投射”,它必须体现支配性的排他、隐私和个性,它只能是私有财产权。体现人的自然本性、保障个体自由与社会正义的实现、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效率是私有财产权的道德正当性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私有财产权就是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中,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对私有财产权的观点不同,作为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仍然不能完全确证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是人的全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任何社会共同体都必须尊重一定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即人权。私有财产权是体现门由的人权,也是体现平等人权,从这一意义上说,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屈性是完整人权,由此方能确证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基础。我国现阶段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物权道德观的。
   在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正当性这一论题上,最能体现物权之道德的案例是征收制度。征收是政府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可能造成最大不利影响的行为之一。私有财产的政府征收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我国物权法对征收的规定较以往的法律要详细许多,主要创新在于明确了“公共利益”是征收的唯一前提。但对“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则是一个伦理问题。因此,强调物权的道德,对我国现行的国家征收制度,从而对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我们对《物权法》的具体条文的法律解释要考量物权合法性的同时,亦需要考量物权之道德属性。这即是说,伦理原则对物权法现有的规制征收的具体条文也有应当补正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