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h】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概述

第一节 直接选举是基层政权的民主基石

一、直接民主的缺陷与代议制民主的必然

二、选举是代议制民主的核心

三、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节 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历史沿革

一、苏区革命根据地的直接选举堪称民主选举的典范

二、建国初期的直接选举实现有限的普遍和平等

三、改革开放后的直接选举取得长足进步

四、第五次修改的选举法真正实现了“同票同权”

第二章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现状(以南京市2007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为例)

第一节 当前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主要程序

一、设立选举机构

二、代表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三、划分选区

四、选民登记和核对

五、提名推荐和协商确定代表候选人

六、投票选举

第二节 以南京市为例的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实践

一、党委的高度重视使选举工作成为重要的政治任务

二、严密的选举工作网络为选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统一的运作程序使选举过程严密规范

四、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营造出民主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见面会的组织保障了选民的知情权、调动了选民的积极性

第三章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一节 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存在的问题

一、选民参与热情不高

二、按单位划分选区弊大于利

三、选民登记以户籍为基础、以选举机构为主导

四、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透明不够,有失公平

五、代表候选人的自我宣传方式单一,影响有限

六、投票过程不够规范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意识层面上的原因

二、制度机制层面上的原因

第四章 完善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建议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及启示

一、西方选举制度的四大原则

二、选举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西方选举制度的实践和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推进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选民参选动机

二、健全选举制度和程序

三、运用选举科技增强选举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附:案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是一篇综合研究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专题论文。文章阐述了直接选举的理论依据、历史沿革,以南京市2007年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为例,就现行的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分析原因并在借鉴国外代议制国家在选举中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路径,目的在于为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渐进性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全文除前言外分为四章,并附案例一则。
   第一章从直接民主的缺陷、代议制民主的理论发展、直接选举相对于间接选举的优势等方面阐述直接选举在基层民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为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回顾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历史沿革,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进行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实践借鉴。
   第二章首先简述了当前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基本内容、主要程序及做法,为下文的研究作出必要的铺垫。后以2007年南京市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实践为例,从党委的高度重视、严密的选举网络、统一的运作程序、广泛的宣传发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主要特点,并评价了选民见面会的广泛召开在保障选民知情权方面发挥的作用。
   第三章比较全面地归纳了当前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中在选民参与意识、选区划分、选民登记、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候选人宣传方式以及投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理念意识、制度机制两个层面做了系统分析,认为:在理念意识层面上主要由于民主传统缺失、公民意识淡薄、公民社会不成熟、选民利益不受关注以及对高参选率的盲目追求;在制度机制层面上主要由于缺乏完善的候选人提名确定机制、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诉讼机制等。
   第四章首先是对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现状及评析,阐述了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四大原则,并选取其中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候选人提名、竞选机制、选举监督与诉讼等对我国直接选举有共性和一定借鉴意义的内容进行比较,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建议,即推进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科学民主为目标,勇于借鉴他国有益成果,通过提高选民动机、改革完善候选人提名确认、竞选、监督诉讼等选举制度以及充分运用选举科技等途径,将理念、制度、技术融为一体加以实践,按照循序渐进的制度构建逻辑来不断完善。
   作为对正文中南京市选举实践的补充,所附案例选取湖北武汉江夏区藏龙岛大学城片选区独立参选人吴涛的参选经历为例,从法律、候选人和选民三个角度对该选区选举进行了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