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废齿轮油再生特性及调合过程试验研究
【6h】

废齿轮油再生特性及调合过程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废油的产生及危害

1.1.2 废油的主要处理方式

1.2 废油再生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废油再净化工艺

1.2.2 废油再精制工艺

1.2.3 废油再炼制工艺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废油理化特性基础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废油理化特性分析

2.3.1 运动粘度

2.3.2 粘度指数

2.3.3 倾点

2.3.4 闪点

2.3.5 酸值

2.3.6 水分

2.3.7 有机元素

2.3.8 金属元素

2.4 废油的氧化安定性分析

2.4.1 热重分析的原理与步骤

2.4.2 实验仪器及条件

2.4.3 实验结果

2.5 废油化学成分分析

2.5.1 FTIR分析原理

2.5.2 FTIR实验仪器及条件

2.5.3 实验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油萃取-絮凝预处理的再生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试验原理

3.2.2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装置

3.2.3 试验方法

3.3 复合萃取剂的选取

3.3.1 萃取剂再生特性分析

3.3.2 复合萃取剂的选取

3.3.3 复合萃取剂配比的确定

3.4 萃取-絮凝工艺的影响因素

3.4.1 剂油比

3.4.2 萃取温度

3.4.3 萃取时间

3.4.4 KOH添加量

3.5 萃取-絮凝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3.5.1 试验设计

3.5.2 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处理油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原理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流程

4.2.4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白土精制工艺条件的确定

4.3.2 NMP精制工艺条件的确定

4.4 不同精制工艺的对比研究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生油与新油调合油的理化特性和润滑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再生油与新油调合方案

5.2.1 调合方案

5.2.2 调合机理

5.2.3 试验方法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调合油理化特性分析

5.3.2 调合油润滑性能分析

5.4 工程经济性分析

5.4.1 投资估算

5.4.2 生产成本分析

5.4.3 经济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废油再生装置的设计

6.1 引言

6.2 废油再生的完整工艺流程

6.3 废油再生的核心设备选型

6.3.1 搅拌罐

6.3.2 沉降罐

6.3.3 真空罐

6.4 流程设备及元件一览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废油再生作为一种废油资源化利用方式,已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国内现有再生工艺较为落后,再生副产物难处理,且缺乏对废油和再生油的全面评估。为此,本文以废齿轮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废油再生特性及调合过程试验研究,以期为废油再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提出了一种萃取絮凝与溶剂精制相结合的再生工艺,将所得再生油与新油掺混形成高质量调合油,从而在完成废油再生利用的同时具备经济和环保的优势。
  论文首先系统分析了新废油的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实验测得废油是粘度较高、酸性和腐蚀性较强、粘温特性和安全性能较差、杂质含量较多的复杂化合物;通过热重实验(TG)分析发现废油的氧化安定性能较差,主要由于废油中烃类发生裂解和聚合反应,生成低沸点物质和胶质、沥青质等高聚物;采用FTIR分析得到废油中含有酸类、酮类、醛类、醚类、醇类、酚类、含氮化合物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等新油中基本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为了提升废油品质,建立了废油再生试验系统,开展了废油萃取-絮凝再生特性研究。通过以丁酮作为基础组分,并加入一定量絮凝组分异丙醇组成复合萃取剂,确定了异丙醇∶丁酮=3∶1为复合萃取剂最佳配比;考察了预处理油产率和质量随萃取-絮凝工艺关键参数(剂油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KOH添加量)的变化规律;结合正交试验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综合得到复合萃取剂萃取-絮凝试验的最佳工况为剂油比5∶1、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15min、KOH添加量4g/kg萃取剂,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预处理油产率为81.6%,酸值为0.28mgKOH/g。
  分别选取NMP和活性白土为溶剂和吸附剂,对预处理油进行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考察了两种精制工艺关键参数对再生油产率和酸值的影响;对两种精制工艺进行多方面综合评价,选取NMP溶剂精制为预处理油较优精制工艺;剂油比4∶1、精制温度60℃、精制时间20min、沉降时间12h为NMP溶剂精制单因素最佳工况,在此工况下得到再生油的颜色有明显改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酸值、水分等物性指标都向品质提升方向发生改变。
  最后,以再生基础油和新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再生油与同类新油不同掺混比下调合油的理化特性和润滑性能。从运动粘度、酸值、闪点、机械杂质、倾点和水分等方面分析调合油的性质,通过试验总结出适用于再生油与新油的理化特性调合计算模型。使用四球摩擦试验机通过极压、减摩和耐磨性能全面分析调合油的润滑性能,提出37.5%为调合油中再生油的最佳体积比。对再生工艺的完整流程进行工程经济性分析,并设计了一套便携式的废油再生装置,为后续工程试验的展开做准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