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储存图书馆的藏书管理建筑空间研究——以苏州第二图书馆为例
【6h】

储存图书馆的藏书管理建筑空间研究——以苏州第二图书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上篇 工程图纸及研究设计

下篇 工程项目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发展综述

1.5 图书馆功能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综述

1.6 论文相关概念

第二章 储存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研究

2.1 储存图书馆的信息化运营

2.2 信息化的储存图书馆空间

2.3 储存图书馆的设计关注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第二图书馆项目分析

3.1 项目分析

3.2 苏州第二图书馆的消防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储存图书馆优势和设计原则的探讨

4.1 苏州市图书馆项目分析

4.2 两期图书馆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图书馆是文化传播与书籍存储的重要建筑,也是公共文化建筑中重要的一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图书馆面临文献数量激增、土地资源紧张的重大矛盾。巨大的书籍储量需要足够的储存空间,占用很大面积,所以储存图书馆的发展是我国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储存图书馆作为近年来新的图书馆类型,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对其设计关注点的研究资料较为匮乏。以往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形式与空间等内容,对于图书馆功能空间中的管理空间与藏书空间的研究较少。
  本文追溯西方图书馆史与我国图书馆史中关于藏书管理空间的发展,归纳出历史演进中图书馆藏书管理空间发展大体脉络:第一阶段,藏书空间单纯独立;第二阶段,管、借、藏、阅处于同一空间;第三阶段,藏阅一体,且出纳与阅读空间分离;第四阶段,管、藏、阅三个功能空间分离;第五阶段,各功能空间关系模糊。空间组织经历了从整体空间到小空间组合再到大空间的变化。
  本文通过论述储存图书馆在信息化影响下的运营管理模式,分析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行为和读者活动行为的变化。再根据使用者行为对应的建筑空间,对检索与阅读空间、出纳空间,尤其是藏书空间、管理空间这几大功能空间进行研究,讨论现代储存图书馆建筑中藏书管理空间的空间特点和设计关注点。
  论文结合了苏州市图书馆与苏州第二图书馆两个实际工程,对比开架管理的传统图书馆与储存图书馆的异同,阐明自动化仓储系统书库在管理方面、建筑节地和面积利用率等方面和公共空间开放性方面的优势。总结了基于利用藏书管理空间模块进行储藏图书馆的三个设计原则。
  最后展望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