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校园形态有机生长的高校新建建筑设计研究——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林火实验综合楼为例
【6h】

基于校园形态有机生长的高校新建建筑设计研究——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林火实验综合楼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上篇:实践项目文本图件

下篇: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校园形态有机生长与设计定位思考

2.1 校园形态要素分析与有机生长规律

2.2 校园形态有机生长思考与展望

2.3 林火实验综合楼设计任务解读

2.4 林火实验综合楼设计原则与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火实验综合楼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3.1 系统融合下的选址布局

3.2 资源集约下的功能复合

3.3 环境整合下的空间营造

3.4 风貌延续下的外立面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语

4.1 总结与不足

4.2 意义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高校在历经十几载的合并、扩建和发展浪潮后建成了数量众多的新校区。由于大学校园建设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加之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等因素,新校区的建设逐步从激进化的粗放扩张转向满足学校内在需求、追求教学科研质量为主的精细化设计。校区内部新增建筑的设计既需要顺应外在的客观要求,又应该遵从内部的结构秩序,使校园建设成为良性的有机生长过程。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为例,面对学科种类和科研设施急速扩张的客观要求,通过一次规划、多期建设、逐步调整的操作方式,对校园环境进行整合利用,塑造了连续的空间结构和特有的场所文脉,使校园整体形态呈现有机生长的模式。
  基于以上观点,本次论文依托笔者参与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林火实验综合楼建筑设计项目,通过对校园建设过程的总结,重新定位建筑在校园形态有机生长中的位置,从对校园整体结构、空间环境、场所风貌进行继承优化与整合利用入手探讨建筑自身介入校园形态的原则和策略,并从选址布局、功能复合、空间组织和外立面设计四个部分展开重点介绍,详细阐述笔者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手法。希望本文能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未来的校园发展和后续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有益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