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美术馆转型研究
【6h】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美术馆转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美术馆概念界定

二、媒介融合的定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媒介融合影响下的传统美术馆

第一节 美术馆的职能和受众

一、收藏与保护

二、展示与研究

三、教育与传播

四、受众

第二节 美术馆的传播渠道

一、展陈

二、讲座和讲解

三、馆方刊物

四、建筑空间

第三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美术馆的困境

一、技术欠缺阻碍传播效果

二、实体空间的限制

三、受众体验不佳

第二章 美术馆媒介转型的途径

第一节 美术馆数字化——以江苏省美术馆为例

一、数字化观展体验

二、多平台传播方式

三、全方位的服务

第二节 数字美术馆——以今日数字美术馆为例

一、数字美术馆的类型

二、今日数字美术馆的模式

三、今日数字美术馆的媒介呈现

第三章 美术馆媒介转型的效果

第一节 更多样的艺术品形式

一、数字藏品

二、新媒体艺术品

三、艺术衍生品

第二节 更感性的互动环境

一、展览环境

二、教育环境

三、体验环境

第三节 更优质的受众体验

一、受众成为美术馆信息生产的主体

二、受众获得多元的美术馆体验渠道

第四章 对美术馆媒介转型的反思

第一节 虚拟和实物

第二节 娱乐和教育

第三节 策展人和管理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美术馆的转型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艺术传播的角度出发,总结传统美术馆的职能和传播特征,探究媒介融合趋势对美术馆转型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新媒介技术下美术馆的复合形态及传播特征,揭示其转型的实质。 本文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数字技术驱动导致的各媒介之间边界消融现象。在“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在影响和媒介融合趋势的外在驱动下,传统美术馆的弊病被凸显,开始了媒介转型。转型的途径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实体场馆和藏品的美术馆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的“美术馆数字化”改革,主要是对实体场馆功能和服务的延伸,如江苏省美术馆;另一类是脱离实体场馆,完全存在于虚拟空间的数字美术馆,是对美术馆存在形态的拓展,如今日数字美术馆。在宏观上,媒介融合影响了美术馆的存在形态。在微观上,这样的转型为美术馆带来了更多样的作品形式、更感性的环境以及更优良的受众体验。本文认为,媒介融合趋势导致的美术馆媒介转型是其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美术馆转型的实质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延伸其空间和职能,真正响应新博物馆学“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从媒介角度来说,数字技术引导下的媒介融合对传统美术馆转型的影响也是一个再媒介化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