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朝鲜族“唱谈”研究——以延边地区“唱谈”为中心
【6h】

朝鲜族“唱谈”研究——以延边地区“唱谈”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朝鲜族“唱谈”

第三章“唱谈”的现状与发展

第四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朝鲜族集聚地延边,绽放着一朵独特的艺术奇葩--“唱谈”。这种独有的朝鲜民族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以继承的“唱谈”这一新生事物,以其传统性和时代性,对当时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唱谈”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样板戏”占领整个文艺舞台的情势下出现的一种朝鲜族新型曲艺剧种。197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为了适应当时政治文化发展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变化、发展的文化生活需求,派出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到天津、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汉民族的曲艺艺术。他们在反复观摩、学习、体会的过程中,吸取中华各民族曲艺艺术的精髓,新创出朝鲜族“唱谈”这一全新说唱艺术剧种。至今,“唱谈”艺术在经过1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给予朝鲜族人民大众全新的视觉、观赏和极高的审美情趣及无数欢乐,可以说,“唱谈”在当时朝鲜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唱谈”艺术,是在继承朝鲜民族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把20世纪初以传统的音乐盘嗦里演变为唱剧化而形成的。虽然,盘嗦里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的戏曲音乐--“讲唱”这个体裁的影响,但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因此,“唱谈”是以它内在的传统基础--盘嗦里变化为唱剧化而形成,这也符合外在原因是通过内在原因而形成的这一哲学规律。 中国朝鲜族新说唱音乐“唱谈”,是以传统艺术种类盘嗦里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通过对他者反复观摩、学习、体会的过程中,吸取中华各民族曲艺艺术的精髓,最终新创出的朝鲜族独特的音乐剧种。 因此,可以说“唱谈”的产生具有内在的传统基础,它是通过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外在的他者艺术形式影响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唱谈”所体现的内在艺术精神和美学特征,以及鲜明、生动的程度,情感和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是应该保持住它那旺盛的生命活力。可是,事与愿违它已衰退,目前已经受到人们的冷落,在审美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也己走向了分离。虽然,它已经面临这种状态,可属于朝鲜族说唱艺术瑰宝的朝鲜族新兴曲艺剧种“唱谈”这一新生事物,为朝鲜族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增添了新的瑰丽花朵。 本论文以横向研究的视觉,主要研究“唱谈”的产生及发展,和“唱谈”的种类及主要作品,现状及展望;以纵向、深层研究的视觉,主要研究“唱谈”的三个特征,即文化特征(民族性、地域性)、音乐特征和表演特征。 本论文以上述综合性的研究视觉对“唱谈”艺术进行较全面、客观地研究,其目的:对“唱谈”艺术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便确立其在20世纪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其对继承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力求不断创出承传其宗,新创其意的新的民族艺术种类,提供有益的经验,而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发展和繁荣本民族传统艺术,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