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朝时期儒学在朝鲜和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6h】

唐朝时期儒学在朝鲜和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唐朝时期儒学之发展

2.1 唐朝社会之开放性

2.2 儒学在唐朝时期之发展

2.2.1 唐朝前期儒学之发展

2.2.2唐朝中、后期儒学之发展

2.3 儒学在唐朝时期之特征

2.3.1儒、释、道三教鼎立

2.3.2唐朝儒学注重经世致用

2.3.3唐朝儒学重视章句、训诂

2.3.4 唐朝儒学注重词章

第三章 唐朝时期儒学在朝鲜之传播及影响

3.1儒学在朝鲜之传播及影响

3.1.1 儒学在高句丽之传播及影响

3.1.2 儒学在百济之传播及影响

3.1.3 儒学在新罗之传播及影响

3.2 朝鲜儒学之特征

3.2.1 儒、释、道起初并立,逐步融合发展

3.2.2朝鲜的儒学注重实用性、实践性

3.2.3朝鲜的儒学注重训诂、词章

3.2.4 朝鲜儒学的本土化

第四章 唐朝时期儒学在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4.1 儒学在日本之传播与影响

4.1.1 唐朝以前儒学在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4.1.2 唐前期儒学在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4.1.3 唐中后期儒学在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4.2 日本儒学之特征

4.2.1儒学、佛教、神道相对独立、相互包容

4.2.2仅作为政治理念而没有哲学发展

4.2.3没有实行科举制

4.2.4 “忠”——日本本土化儒学的伦理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于唐朝,阐述儒学在朝鲜、日本的传播及影响。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王朝,唐朝时期中国与朝鲜、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较以往更加频繁。朝鲜和日本纷纷遣使来唐,并派遣留学生来唐学习。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儒学开始广泛地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对朝鲜和日本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儒学。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概况和本文的可行性和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论述唐朝的开放性和唐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及特点。唐朝时期儒学在政治方面取得官学正统地位,对汉学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继承,以颜师古等人编撰的“五经定本”和孔颖达等人编撰的《五经正义》为标志最终完成了南北经学的统一。随着《五经正义》和“五经定本”的颁行,儒学在政治、思想领域的正宗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与巩固。唐朝时期儒学传统以章句训诂、词章、经世论为主要特色,这时儒学的复兴、统一是兼容佛、道学说的统一,此时儒、释、道并立,但各司其职。唐朝时期复兴的儒学起到上承汉学,下启宋学的作用。
  第三章主要论述唐朝时期儒学在古代朝鲜的传播及影响。
  儒学对朝鲜的传播主要通过遣唐留学生和遣唐使者。朝鲜还诞生了薛聪、崔致远等著名儒学家。儒学在朝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制度,兴办儒学,祭祀孔子。儒学进入朝鲜后,深深融入朝鲜的传统文化中,并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儒学。唐朝时期朝鲜儒学具有三教鼎力的特征,并且重视训诂、词章,重视儒学的实用性。这时传入的多是汉唐经学,内容上主要是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政治思想,表现在以天人感应论为基础的君权神授说的流行,而且朝鲜儒学一开始就是在官方的倡导下发展。
  第四章主要论述唐朝时期儒学在古代日本的传播及影响。日本在这一时期系统而直接地接受儒家经典及其思想。通过遣唐使,儒学直接地、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这使得日本在儒学思想的指导下进入封建社会,成为日本天皇制国家的政治理念,并且对日本的政治、教育、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儒学从传入开始就与日本的原始神道和外来的佛教一起共融、发展,具有包容性。日本儒学是政治理念的儒学,然而,日本没有实行科举制。儒学的道德观念与规范对古代日本社会的影响较为迟缓。不过,作为本土化儒学的伦理观,“忠”的思想,在日本受到格外重视。另外,日本儒学在其哲学思想上也没有突破性建树。
  第五章是结论,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儒学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及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