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析戴维·埃伦费尔德“人类中心主义”批判思想—解读戴维·埃伦费尔德著作《人道主义的僭妄》
【6h】

试析戴维·埃伦费尔德“人类中心主义”批判思想—解读戴维·埃伦费尔德著作《人道主义的僭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

2.1 “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2.2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含义

2.3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

2.4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批判的动机

3.2 埃伦费尔德对“人道主义”批判的主要内容

3.2.1 错误的假设

3.2.2 神话

3.2.3 现实

3.2.4 情感与理性

3.2.5自然保护的二难困境

3.2.6愤世嫉俗与拒绝人道主义

3.2.7 超越人道主义

第四章 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批判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4.1 埃伦费尔德“人类中心主义”批判思想的价值

4.2 埃伦费尔德“人类中心主义”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4.3 正确解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第五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人类中心主义是经过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由人道主义逐渐膨胀而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由人道主义演变而来,就其性质而言,确切地说,是取代或者说取缔了“神道主义”宗教的近代人道主义“宗教”的产物。1978年,美国生态学家戴维·埃伦费尔德出版了著作《人道主义的僭妄》。从根源处批判了作为传统发展理论基础的“唯科学论”的两大假设——“力量假设”与“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假设”,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拟以该书为例,对戴维·埃伦费尔德“人类中心主义”批判思想作出解读。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作出阐述。21世纪是一个“环境的世纪”,迫切需要在已有讨论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误区,深刻反省人类自身,重新审视我们的信念,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良知”。因此,对于埃伦费尔德原著中论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新解读意义重大。但就国内而言,学者大多单纯从“人类中心主义”立文著书,在对原著解读这一环节上略显薄弱。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人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文章首先对“人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含义作出概述,将人道主义与中国式的解读相区别,中国偏重于人性的尊严等道德层面,而西方则偏重于人的信念、理性和能力方面;其次论证了“人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指出人类中心主义由人道主义演变而来;最后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埃伦费尔德的原著——《人道主义的僭妄》进行解读,阐述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原文共分为错误的假设、神话、现实、情感与理性、自然保护的二难困境、愤世嫉俗与拒绝人道主义和超越人道主义七个章节。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批判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一书的价值突出表现在用大量事实揭露人类中心主义在当今世界所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有力地拷问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程度,有发人猛醒的警世作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埃伦费尔德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没有超出“唯科学论”的范畴,在对科学技术功过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带有技术悲观主义的思想倾向和科学技术“原罪”论的意味。
  第五部分为结语,对全文作出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