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影响
【6h】

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错误记忆研究和DRM研究范式

1.1.2 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

1.1.3 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

1.1.4 认知风格及其对记忆的影响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1:认知风格和性别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2.1.1 实验假设及依据

2.1.2 实验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讨论

2.2 实验2:认知风格和词表性质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2.2.1 实验假设及依据

2.2.2 词表制作

2.2.3 实验方法

2.2.4 结果与分析

2.2.5 讨论

第三章 分析讨论

3.1 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3.2 词表性质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3.3 真实记忆与错误记忆的比较

第四章 结论及启示

4.1 研究结论

4.2 对教育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测题示例

附件B:实验所用词表

附录C:编制词表问卷

附录D: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错误记忆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之间发生偏离,或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产生回忆的现象。错误记忆最早始于1932年Bartlett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与司法和心理咨询等应用领域,使错误记忆受到学者们的关注。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 Roediger和McDermott创立了实验室研究错误记忆的DRM范式,并借助DRM范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认知风格影响因素受到关注。
  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认知风格的整体-分析维度,以场独立-场依存来研究的,对言语-表象维度研究的很少。张红等(2009)使用词表和图片做实验材料探讨了言语-表象维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做推论,两者间差异可比性有待探讨。为克服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词表和图片)造成解释的偏差,使用相同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
  通过“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将被试划分为言语型和表象型两组,探讨了性别因素、言语-表象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性质的单词(抽象词和具体词)的记忆偏好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论为:
  1、认知风格是影响错误记忆的重要因素,言语型被试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表象型被试的错误再认率,是错误记忆的易感人群。
  2、以不同性质的词表作为实验材料,被试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认知风格与词表性质对错误再认率存在交互影响。
  3、在产生错误记忆过程中,对单词的激活作用不仅包括语义激活,还包括通过图式进行的表象激活过程。
  4、认知风格与词表性质对学过单词的正确再认率与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影响不同。

著录项

  • 作者

    郐一杰;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河岩;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认知;
  • 关键词

    错误记忆; 认知风格; DRM范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