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下打造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6h】

新课标下打造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 言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意义

1.5 文献综述

1.6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第二章 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2.2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2.4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2.6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8 “有效教学”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3.1 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

3.2 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四章 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及分析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展开▼

摘要

课堂是完成教育教学内容、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真正突破,就不可能有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再好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如果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在这样的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特别是我省对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某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对传统教学还“情有独钟”,甚至还产生怀疑,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停留在教师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来。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的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研究了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的理论,并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的问题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探讨了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学案编制、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问题。其中学案编制按照课前自学感知、课上合作探究、课后巩固提升三个部分,以新授课和复习课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教学流程,更好的帮助老师们的学习和借鉴。在探索高中物理的优质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采用了理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调查方法等研究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高中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取得的成绩非常有限,物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顺利、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广大教师、学者的共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