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护理本科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及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
【6h】

护理本科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及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回顾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资料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研究

3.1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研究对象临床归属感的现状

3.3 研究对象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

3.4 研究对象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现状

3.5 研究对象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研究对象临床归属感

4.2 研究对象问题解决能力

4.3 研究对象临床实践行为表现

4.4 研究对象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及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相关分析

4.5 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描述护理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及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现状;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在护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及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探讨护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及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34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归属感量表、问题解决能力量表、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四个部分。调查对象的所有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1)护生临床归属感总分为103.9±12.468分,性别、护理专业意向在效能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业满意度在临床归属感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生问题解决能力中的理性问题解决、正性问题定向、负性问题定向、回避风格、冲动/疏忽风格得分分别为(16.57±3.706)分、(17.33±3.601)分、(14.16±3.292)分、(15.06±4.460)分、(10.46±2.961)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选择护理专业意向、护理专业满意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问题解决能力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总分为155.08±17.712分,性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选择护理专业意向、护理专业满意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维度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护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与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396,P<0.01;r=0.392,P<0.01;r=0.489,P<0.01)。
  结论:(1)护生临床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归属感在性别、选择专业意向和专业满意度得分有差异。
  (2)护生问题解决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选择护理专业意向、护理专业满意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得分有差异。
  (3):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处于一般水平,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选择护理专业意向、护理专业满意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得分有差异。(4)护生临床归属感、问题解决能力与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存在相关性。要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教学实践与改革当中注重护生临床归属感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