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契诃夫与欧茨叙事方法比较研究——以同名作品《带小狗的女人》为中心
【6h】

契诃夫与欧茨叙事方法比较研究——以同名作品《带小狗的女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现状

1.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作家介绍

2.1设置重逢为高潮的相似情节

2.2 渴望爱情、向往自由的相同主题

第三章 契诃夫与欧茨叙事方法比较

3.1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运用

3.2 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的差异

3.3连续性时间与颠倒交错的时间

3.4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建构

第四章 不同叙事策略下的女性形象

4.1 契诃夫笔下客体化的女性

4.2 欧茨笔下主体化的女性形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展开▼

摘要

《带小狗的女人》(the ladywiththe petdog),是契诃夫在1899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1972年经改编发表了同名短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本文主要通过对契诃夫与欧茨同名小说的对比,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方法,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方面对契诃夫与欧茨的短篇小说作研究比较,试图挖掘两位作家创作同主题故事作品时,运用不同叙事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契诃夫笔下的女性被客体化,被作家进行了有效的操控;而欧茨笔基于女性经验且从女性视角写作,使其笔下的女性具有叙述的真实性和明显的主体意识。通过比较契诃夫与欧茨的不同叙事方法,阐释契诃夫是把女性形象作为评论对象而创作的,而女性作家欧茨站在自我性别的角度来论女性,更能替女性找到觉醒之路或是生存之路,唤起更多女性的自我意识。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为作家介绍。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比较契诃夫与欧茨的叙事方式,从叙事结构、叙述声音与视角、叙事时间与空间。契诃夫用线性叙事结构,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流畅的描述小说,并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以男性视角观察整个故事,多用公共场所与空间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契诃夫采用线性叙述结构,主要体现的是男性的发展与女性的停滞不前。并从男性的视角,关注男性的心理变化体现的是男性的声音,小说的女性形象是处于被观察与欣赏的位置。并且通过时空的建构与突显男性带领情节发展的重要性。与契诃夫线性叙事结构不同,欧茨采用了倒叙的方式,重置结构,小说把高潮放在了开篇,情节上跌宕起伏。虽然契诃夫与欧茨的小说同为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但是由于主人公的性别发生了变化,所以关注点和侧重点也有明显差别。欧茨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意味着读者能够从安娜的视角中直接感受她的情感和想法,读者意识到安娜真正的想法是成为独立意识的个体。从时间来看,欧茨更注重对时序的重新排列以及对私人空间的描写。欧茨重写经典之作,基于女性经验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写作本身体现了叙述的真实性。欧茨打破原作的线性叙事结构重置结构,通过这样的书写,使读者重视情节的发展,中心人物真实的心理变化。第四部分为不同叙事策略下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前部分的分析比较,总结契诃夫笔下的女性是被动与客体化的,契诃夫有效的操控了小说中的女性,实际上这些女性形象是透过叙事者的观察,也可以说是被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作者,即男性的视角所呈现的表面现象。忽略了女性的真实心理。而欧茨笔下的女性则是主动的,主体化的,欧茨重置情节,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小说开端便是高潮,有强烈的紧张感,作者聚焦于故事内容与人物心理,强化情节,突出重点, 即人物的独立意识,使读者聚焦于人物的感受。第五部分也是论文的结尾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比较契诃夫与欧茨的不同叙事方法,阐释契诃夫是把女性形象作为评论对象而创作的,而女性作家欧茨站在自我性别的角度来论女性,更能替女性找到觉醒之路或是生存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