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评价
【6h】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及符号

第一部分 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前言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临床指标的测定

2.4 诊断标准

2.5 资料收集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结果

3.1 不同人口学特征社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

3.2 不同生活方式社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

3.3 不同慢性病社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

3.4 不同GDS评分社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

3.5 不同MoCA评分社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

3.6 社区老年人对MCI相关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

3.7 社区老年人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

3.8 社区老年人MCI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讨论

4.1 吉林地区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现状

4.2 吉林地区社区老年人MCI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需求

4.3 老年MCI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析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统计分析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结果分析

讨论

3.1 认知训练能有效提高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3.2 应长久、持续的对MCI老年人进行认知训练

3.3 本研究纳入文献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评价

理论基础

认知功能干预框架

认知功能干预程序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干预方法

2.4 技术路线

2.5 收集资料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结果

3.1 两组人口学特征比较

3.2 干预前后两组抑郁评分变化比较

3.3 干预前后两组睡眠评分变化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蒙特利尔量表各项评分情况比较

3.5 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变化比较

3.6 干预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

讨论

4.1 干预前后MCI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变化

4.2 干预前后MCI老年人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

4.3 干预前后MCI老年人睡眠的变化

4.4 干预前后MCI老年人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4.5 干预前后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1)了解吉林地区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情况,以及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知识知晓和需求情况。
  (2)分析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轻度认知障碍患病中发挥的作用。
  (3)通过Meta分析,探讨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有效的认知训练方法。
  (4)结合Meta分析结果,以及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初步构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
  (5)以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1)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选取吉林地区5个行政区(昌邑区、船营区、丰满区、龙潭区、高新区),然后在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选取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全部老年人。由研究者及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生理生化指标测量。
  (2)运用Amos7.0统计软件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运用RevMan5.2统计软件分析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有效的认知训练方法。
  (4)以社会认知理论、认知行为疗法及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为基础,构建适合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干预模式。
  (5)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前期筛查的吉林地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为基础,随机抽取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干预组,另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对照组。随后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5人,共抽取150人作为研究对象,即干预组75人,对照组75人。
  结果:
  (1)本次研究共调查2920名社区老年人,其中男性1148名,女性1172名,平均年龄为69.07±7.28岁。在调查的人群中,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560名,占19.2%;在轻度认知障碍疾病知识知晓方面,仅有10.9%的老年人了解轻度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知识;在轻度认知障碍疾病知识需求方面,有70.9%的老年人需要轻度认知障碍疾病临床表现知识,有53.4%的老年人需要轻度认知障碍疾病临床诊断知识,有79.6%的老年人需要轻度认知障碍疾病治疗知识。
  (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吸烟、喝酒、睡眠、运动、抑郁、DBP、FPG、TC。其中抑郁是轻度认知障碍影响路径中重要的中介变量,无论是直接效果、间接效果还是总效果,都显示抑郁对社区老年人MCI影响作用最大,路径系数分别为0.53、0.04、0.66。
  (3)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训练能够提高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总体水平。认知训练中的记忆力训练、运算法训练、回忆疗法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及数字法训练等干预方法对提高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有效。
  (4)根据MCI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及其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构建了社区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心理疗法、慢性病管理和认知训练为一体的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综合干预框架和模式。
  (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抑郁得分(8.67±1.23、13.60±2.18)变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方式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运动人数(60、24)变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得分(6.21±1.30、11.31±1.99)变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人数(18、24)变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在SBP(125.80±10.33、146.10±15.69)、DBP(77.31±6.59、88.59±9.10)、FPG(7.09±1.48、8.54±1.91)指标变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中仅TC(5.10±1.09、5.68±1.24)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认知功能方面,干预组在视觉网与执行功能(3.93±0.40、3.37±0.76)、命名(2.83±0.49、2.26±0.86)、注意力(4.37±0.39、3.07±0.37)、语言(1.95±1.08、1.30±0.97)、抽象(1.05±0.67、0.58±0.49)、延迟记忆(3.50±1.25、2.81±1.22)及总分(24.83±1.90、20.53±2.3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干预后,干预组在MoCA总分及其维度中的视觉网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记忆方面,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干预前(26.17±1.86>24.83±1.90>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抑郁得分方面,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干预前(8.15±1.86<8.67±1.23<14.30±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方面,干预6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前(6.21±1.30<7.20±1.89<11.09±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方式中,运动人数变化方面,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干预前(61>6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数变化方面,干预6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前(18<2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SBP、DBP、FPG、血脂中的TC,干预6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前(125.80±10.33<130.11±10.50<145.85±16.50,77.31±6.59<85.69±7.31<93.89±8.50,7.09±1.48<7.64±1.50<8.44±1.29,5.10±1.09<5.21±1.03<5.8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吉林地区社区老年人总体认知功能较低,其轻度认知障碍患病情况为19.2%,属较高发地区。
  2.吉林地区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知晓率低,但对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知识需求大。
  3.从总体效果和直接效果分析,抑郁对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影响最大,作用路径最多。从间接作用效果分析,生活方式、睡眠、抑郁作用于慢性病后,对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产生影响,而影响最大仍然是抑郁。
  4.社区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心理疗法、慢性病管理和认知训练为一体的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综合干预模式明显改善本地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生活方式、抑郁情绪、睡眠状况和生理生化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