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不同课型中的应用研究
【6h】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不同课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导学案简介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导学案的编写步骤

2.4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2.5 导学案的一般内容

2.6 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第三章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3.1 实验设计

3.2 导学案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不同课型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4.2导学案的典型案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仅“学会”知识,而应掌握“会学”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论文依托与教育学相关理论,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探究如何才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很多学校已经不再是单单强调升学率,而是希望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美地结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导学案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方案,它契合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导学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这对于处在数学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教学难度增加,教学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式。
  目前,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类是传统性质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模式,学生并非主动的去学习。另一类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而大多数只有在公开课上才会让学生活动,其中表演的成分很重,学生实质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摸索出一种更利于优化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案,而导学案就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新课改的精髓得到充分的体现。
  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学校实施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搜集、分类、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导学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使教师成为引导者,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明确教学目标、学案设计、编制不合理、课堂教学互动效果差、没有明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对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导学案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构建完整的教学体制,增强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小组合作的意识。

著录项

  • 作者

    赵维芳;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数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延治,李香兰;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数学;
  •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导学案; 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