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篌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
【6h】

篌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篌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研究

1.1研究方法

1.2结果与分析

1.2.1出笋数量

1.2.2不同出笋期的竹笋退笋种类与退笋数量变化

1.2.3幼竹高生长规律

1.2.4生态因子对幼竹高生长的影响

1.3小结

第二章 篌竹无性系地下茎生长规律的研究

2.1研究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秆柄

2.2.2秆基

2.2.3竹鞭

2.2.4竹鞭年龄的判别

2.3小结

第三章 篌竹种群生物量结构及模型的研究

3.1研究方法

3.1.1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

3.1.2数据分析

3.2结果分析

3.2.1篌竹种群各器官现存生物量

3.2.2篌竹种群中各年龄级生物量的分配规律

3.2.3篌竹种群中不同径级分株生物量的分配规律

3.2.4篌竹地径,秆高,枝下高和各器官生物量相关性

3.2.5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地径相关数学模型

3.2.6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叶面积相关数学模型

3.2.7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秆高,枝下高相关数学模型

3.2.8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秆高、地径,枝下高、地径相关数学模型

3.2.9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多因子相关数学模型

3.3小结

第四章 篌竹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

4.1研究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篌竹种群的龄级结构

4.2.2篌竹种群的径级结构

4.2.3篌竹种群的高度级结构

4.3小结

第五章 篌竹无性系种群数量统计研究

5.1研究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2.1篌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的鉴别特征

5.2.2篌竹无性系种群静态生命表

5.2.3篌竹无性系种群存活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5.2.4篌竹无性系种群的死亡曲线

5.2.5篌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的动态生命表

5.2.6篌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生存曲线

5.3小结

第六章 篌竹无性系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6.1研究方法

6.1.1样地调查

6.1.2数据分析

6.2结果与分析

6.2.1聚集强度指数测定与分析

6.2.2篌竹无性系种群的格局规模与格局强度

6.3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主要结论

7.2讨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属竹亚科刚竹属中小型竹种.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竹种.在理论研究方面,据检索,对篌竹生物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却较少.该文采用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天然野生篌竹无性系种群出笋退笋高生长规律,地下茎生长规律,种群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模型,种群结构,种群数量统计,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揭示篌竹生物学特性为丰富篌竹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并为篌竹资源生产开发利用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篌竹出笋时间始于4月8日左右,历时约32天,出笋初期出笋少,盛期、末期出笋数较多,但末期持续时间较长,退笋率随着笋期的推移先不断增加后下降.较早同生群幼竹高生长遵循逻辑斯蒂曲线方程,而较晚同生群幼竹高生长符合指数函数曲线方程.温度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2、篌竹竹鞭上活芽数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降低.鞭节上方的根粗长,下方的短细,左右两侧的根系差异不大,但比上、下方无论长度,根数都要长、多.通过篌竹无性系竹鞭的形态特征,组织发育成熟度及生理活动的规律等综合判别竹鞭相对年龄,具有准确,实用的特点.3、篌竹无性系种群现存生物量为252.92g/m<'2>;各器官生物量分配顺序为:竹鞭>竹秆>竹枝>根系>竹蔸.篌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在龄级上分配规律为:3龄>2龄>4龄>1龄>5龄.通过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地径,秆高,枝下高,叶面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篌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地径,秆高,枝下高,叶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应用Y=aHb,Y=aDb,Y=ahb,Y=aDbHc和Y=aDbhc建立篌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可为相似地区的篌竹林估计借鉴.4、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天然野生篌竹无性系种群的龄级结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结果发现:径级结构符合正态分布(Pr>D值>0.15)略呈偏左,高度级结构经正态分布检验也符合正态分布(Pr>D值>0.15)但略呈偏右.5、篌竹无性系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反映了篌竹种群是较稳定的种群,生存曲线介于类型Ⅰ和类型Ⅱ之间,平均期望寿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篌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动态生命表说明篌竹竹笋-幼竹同生群分株的死亡率大于成竹率,生存曲线也介于类型Ⅰ和类型Ⅱ之间.死亡曲线有两个高峰,分株死亡主要集中在前期,主要原因是母竹营养供应不足.6、引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