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h】

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居住区

1.2.2绿地

1.2.3植物群落

1.3人居环境研究概况

1.3.1国外人居环境研究概况

1.3.2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概况

1.4居住区绿地研究进展

1.4.1环境绿化设计

1.4.2生态效益

1.4.3评价方法

1.5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研究内容

1.5.3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层次分析法(AHP法)

2.1.1 AHP法简介

2.1.2 AHP法的基本过程

2.2基于AHP法的两个评价模型

2.2.1定量AHP评价模型

2.2.2综合评价模型

2.3指标因子定量计算方法

2.3.1定量AHP评价模型指标因子

2.3.2综合评价模型指标因子

2.4评价总得分和评价等级

2.5研究地概况

2.5.1南京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5.2南京市自然条件

2.6居住区调查

2.6.1居住区选择

2.6.2调查因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居住区绿地植物物种现状

3.1.1三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物种调查结果

3.1.2植物物种在三个居住区应用分析

3.2居住区绿地乔灌木植物现状

3.2.1五老村乔灌木现状分析

3.2.2南林一村乔灌木现状分析

3.2.3东方城乔灌木现状分析

3.2.4三个居住区乔灌木性状比较分析

3.3基于定量AHP评价模型的植物群落评价

3.3.1五老村定量AHP评价模型指标因子分析

3.3.2南林一村定量AHP评价模型指标因子分析

3.3.3东方城定量AHP评价模型指标因子分析

3.3.4定量AHP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分析

3.4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植物群落评价

3.4.1三维绿量指标因子分析

3.4.2综合评价模型指标因子结果

3.4.3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分析

3.5两个评价模型应用分析

3.5.1评价总得分结果分析

3.5.2两个评价模型的应用性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1结论

4.2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城市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能缓解日益恶化的城市人居环境。随着城市居住区绿地发展潜力的日益增大,怎样搞好居住区绿地建设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借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适当改进,构建了两个评价模型:定量AHP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南京市三个居住区为实验对象,对植物群落现状和指标因子进行分析后,运用上述两个评价模型对植物群落现状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在三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中,共有乔灌木81种,隶属于42科;地被植物共计44种,隶属于27科;竹类共有6种。五老村居住区乔灌木植物中,女贞占有明显的优势,该居住区乔灌木植物数量配置上不均衡;而南林一村和东方城植物配置较为合理。
   定量AHP评价模型评价得出,五老村、南林一村、东方城总得分依次是64.94、71.64、71.00;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得出,五老村、南林一村、东方城总得分依次是76.03、79.57、79.83。从定量的角度看,定量AHP评价模型的评价总得分要低于综合评价模型。但是,无论是在定量AHP评价模型中,还是在综合评价模型中,五老村、南林一村、东方城三个居住区总得分均属于评价等级II,都为较好水平。同时,在两个评价模型下,三个居住区总得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两个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基本相同。
   评价结果符合三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的现状,两个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评价效果。定量AHP评价模型只有五个指标因子,在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宏观尺度上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因此,该模型更适合于对整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标因子较多,可以全面细致地反映植物群落的现状,所以,该模型尤其适合于城市居住区四大类型绿地单个植物群落的评价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