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研究
【6h】

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公平正义的内涵

(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正义的地位与作用

(四)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制度缺陷——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根本原因

(一)民主制度不健全,人民民主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基础薄弱

(三)司法体制不健全,司法实践有失公正

(四)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蛋糕”分割不均

(五)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社会分配存在不公

(六)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存在一定难题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

(一)以科学理念指导与规划制度建设

1、确立重在完善、贵在创新的理念

2、确立渐进改革、平稳过渡的理念

3、确立整体规划、配套改革的理念

(二)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1、制度建设中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2、制度建设中“拿来”与“改造”的关系

3、制度建设中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4、制度建设中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的关系

(三)重点加强六项制度建设,切实实现公平正义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2、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4、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财政均等化

5、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源分布不均、社会分层明显等诸多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公平正义”作为保障手段也首次与之相提并论。此后,胡锦涛同志先后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十七大更是以“民生”为主题,对民生热点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力图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公平正义”也从一种纯粹的司法理念上升为更加深刻的社会理念和执政理念。因此,如何解决社会各个领域的公平正义也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制度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质的重要内涵,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发展初期“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不能再进行盲目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这样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和沉重的代价,甚至会导致更多影响和谐的社会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对各领域的制度创新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为具体的制度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然后再进行一系列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领域的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坚实保障,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步伐才会更加稳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