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保护行为的生成和缓解
【6h】

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保护行为的生成和缓解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保护行为的内涵和理论分析

(一)地方保护行为的内涵

(二)研究地方保护行为生存与缓解问题的意义

二、地方保护行为的生成的原因探析

(一)地方保护行为生成的实践原因

(二)地方保护行为生成的理论根源

三、地方保护行为缓解的根本对策——以合作替代保护

(一)地方保护行为的变动趋势

(二)加强地方政府合作的具体政策性建议

结 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保护行为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争夺资源以保护本地的局部利益,运用行政权力对本地产业和市场进行干涉和操纵,主要以对外地的产品、要素、产权等的歧视为突出特征的行为。地方保护行为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因为地方利益的客观存在),但是其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基于博弈分析的视角,运用博弈理论中的经典分析模型--“囚徒困境”博弈,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间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来阐释地方保护行为的生成问题,并试着提出了建设性的缓解地方保护行为的办法。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第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保护行为的内涵和理论分析;第二、地方保护行为生成的原因探析;第三、地方保护行为缓解的根本对策。最后得出结论:解决地方政府间的“囚徒困境”问题,缓解地方保护行为,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地方政府之间共同遵守的合作公约及自愿遵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要求地方政府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安排,来弥补现实中的非制度性合作形态的不足,从而促进地方政府间的良性合作。虽然上述制度安排还处于理论设想阶段,但是近年来,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为代表的经济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通过实质性的合作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绩效,意味着建构一个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国家整体利益和每个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决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