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研究
【6h】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1.1.3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第二章 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基于网络的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的指导

2.2 思维导图原理

2.3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理论

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2.4.1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定位

2.4.2 学科教学中要适时引入信息技术

2.5 信息化教学模式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建构

3.1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图

3.2 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3.2.1 确定主题体系

3.2.2 明确支撑主题体系的问题

3.2.3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3.2.4 展示与交流

3.2.5 教学评价

第四章 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4.1 “光合作用”主题体系化教学网站设计

4.1.1 网站设计的思想

4.1.2 网站功能设计

4.1.3 网站设计总结和展望

4.2 “光合作用”教学案例

4.2.1 确定主题体系

4.2.2 确定支撑主题体系的问题

4.2.3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4.2.4 基于网络的成果展示与交流

4.2.5 基于网络的评价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加速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促进教育进步的一项基本国策,教育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促进教育改革、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而信息化教育可以看作是这个过程的成果,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先进的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的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通过查阅教育专著、相关学术期刊,以及登陆计算机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改革实践上来看,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学生物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己有的研究还没有提出一套比较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供中学生物教师参考。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学生物课标中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的融合到整合的教学中。很多中学生物教师在整合时无章可循,只能盲目的按个人的理解去尝试。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教学模式及其建构理论、思维导图原理和学科本体理论为指导,建构了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对学习者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习者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建构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主题体系化学习网站的框架,设计了“光合作用”主题体系典型案例,。
  本课题选取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适当的评价分析和借鉴。通过本研究,建构网络环境下主题体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评价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应用方法。对高中教师具有可延伸的参考价值,为其他学习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本研究的理论设计与调查研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