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以牡丹江地区大学生为例
【6h】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以牡丹江地区大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源起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国外性教育现状

2.3 国内性教育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及程序

3.1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设计

3.2 资料来源

3.3 施测方法

4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4.1 大学生性心理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差异

4.2 大学生性观念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差异

4.3 大学生性行为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差异

4.4 大学生性知识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差异

4.5 大学生性教育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差异

5 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分析

5.2 性别差异及分析

5.3 年级差异及分析

5.4 专业差异及分析

6 教育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系统、科学、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对今天的高校来说已刻不容缓,而科学性教育的开展依赖于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的准确了解。本研究以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大学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调查方法,侧重调查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大学生在性心理、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性教育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大学生在性知识掌握、性观念和性意识等方面均有差异。在性知识掌握方面,大学生普遍常识性性知识掌握较好,概念性性知识掌握较差,且年级、性别差异显著,专业差异不显著。在性观念方面,多数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在恋爱观上存在矛盾和混乱,但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慎重,年级、性别差异显著。在性行为方面,多数大学生的性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但也有个别学生有一夜情、多个性伙伴等不当性行为经历,且年级、性别有显著差异。在性教育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至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赞同应在高校开展不同类型的性教育,在希望接受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性别、年级差异显著。
  通过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及所接受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提出相应教育措施,使各高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